首頁>健康>

#這才是國風# 《論語》裡面有這樣一段話:不撤姜食,不多食。

每頓飯都吃點姜,姜不多吃。

這句話很好翻譯,但不好解釋,從養生的角度解釋才更準確,更容易理解。

孔子很重視姜的養生作用,中醫也很重視姜,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近一半藥方用到生薑。

有句老話:男人不可一日無姜。

民間還有許多關於姜的諺語:

家備小姜,小病不慌。

夏季常吃薑,益壽保安康。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

早吃三片姜,勝過人蔘湯。

中醫的藥方大多都有姜,民間利用姜治病的偏方數不清楚。

姜就是傳說中的還魂草。姜名字的來歷,有一個傳說:神農嘗百草,誤食毒蘑菇昏迷,甦醒後發現躺臥之處有一叢青草,神農順手一拔,把它的塊根放在嘴裡嚼。過了不久,肚子裡咕嚕咕嚕地響,洩瀉過後,身體全好了。神農姓姜,他就把這草取名“生薑”。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讓自己起死回生。

蘇東坡對養生也有很深的研究,對姜也有記載, 蘇軾任職杭州太守時,有一天,他去淨慈寺遊玩,見主持年過八十,鶴髮童顏,精神矍爍,面色紅潤,雙目有神。

蘇軾感到十分驚奇,問主持用何妙方求得如此長壽。主持微笑著說:“老衲每日用嫩薑切片,溫開水送服,已食四十餘年矣。”

蘇軾回去之後,特意記載了這件事,並寫了一首詩:“一斤生薑半斤棗,二兩白鹽三兩草,丁香沉香各半兩,四兩茴香一處搗。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藥勝如寶。每日清晨飲一杯,一生容顏都不老。”這首詩被後人收載編著於《蘇沈良方》中。

在民間故事《白蛇傳》裡面有一段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的情節,白娘子盜的“仙草”就是生薑芽,薑湯就叫做“還魂湯”,可見“生薑”看似普通,卻是很不平凡。

孔子對姜特別鍾愛,姜也是孔子在《論語》中唯一提到的要經常吃的蔬菜。

科學證明姜有六大保健功效:一,抗氧化、抑制腫瘤。二,開胃健脾、促進食慾。三,殺菌解毒。四,防暈車、止噁心嘔吐。五,促進血液迴圈、驅寒邪。六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佛教戒葷腥,葷包括蔥、蒜、香菜、韭菜、洋蔥,腥是指所有肉類。人們一般會把姜列為辛辣類食物,佛教的戒律中禁吃辛辣食物,但是姜不在禁止之列。

不撤姜食不多食是孔子的養生之道,每天都要吃點姜,姜雖好也不能多吃,再好的食物吃多了對健康都是有害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不好的人都有這5大徵兆,簡單一招,養肝護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