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吃水果,有益健康,這個道理,群眾都知道,而且,很多健康及營養專業的人士,還在不斷提醒大家,咱們老百姓的蔬菜和水果攝入量不足,要努力多吃喔。但是,與此同時,卻有人將果汁形容為損害健康的糖衣炮彈。果汁來自水果,咋就成了疾病的助推劑呢?這是為什麼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咱們先來看幾個科研結論吧。近期的《美國心臟疾病雜誌》,發表了來自塔夫茨大學等3個機構的聯合報告。研究結論是,每天喝含糖飲料的中老年人,出現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異常的風險更大,由此帶來更高的心臟病風險。類似的科研結論,導致新版的美國膳食指南建議,最好限制攝入果汁,儘可能補充水果。

果汁對健康潛在影響的研究,還有很多。比如2019年5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埃默裡大學的研究報告。通過使用經過驗證的食物頻率調查問卷,對13440名受試者的資料分析後發現,多飲用360毫升的果汁,全因死亡風險增加24%。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涉及的是100%純果汁,如果換成用水和甜味劑兌出的假果汁,情況想必會更糟。研究者指出,即使是100%的純果汁,在代謝過程中的生化反應,也與含糖飲料基本相同。

近年來,兒童過敏相關疾病的發病率穩步上升。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食品和飲料中過量的遊離果糖消耗與代謝疾病風險的增加直接相關。2016年,有學者發現,攝入蘋果汁、水果飲料、汽水,與2到9歲兒童的哮喘發病率增加相關。研究者對2000多名兒童及青少年的資料分析後發現,過量攝入遊離果糖與過敏症狀或變應性致敏存在相關性。每週攝入至少5次蘋果汁的孩子,過敏的機率會增加2倍。

果汁中的主要成分,遊離果糖,還會誘發痛風。因為,果糖在體內分解後,會直接產生尿酸,使內源性尿酸水平升高。同時,果糖還會減少腎臟的尿酸排洩。有研究發現,果糖可以使體內尿酸清除率降低98%。結果就是造成血尿酸水平的居高不下,從而增加痛風的發作風險。

果糖不僅會干擾嘌呤代謝,還會影響胰島素代謝。攝入過多果糖,胰島素敏感性會下降,從而產生胰島素抵抗。長期的結果,就是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減少果糖攝入,首先應該注意減少飲用鮮榨果汁;其次,需要避免攝入甜飲料;再次,對於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應該限制蜂蜜攝入,因為蜂蜜中的果糖含量超過70%。最後,還要將高果糖含量水果的每天攝入量限制在500克以內,同時避免攝入含糖漿的加工食品,比如烘焙糕點等。

吃水果的目的,是增加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但是,果汁加工過程會破壞其中的纖維,而且,會因為果肉粉碎而增加氧化反應,從而導致其中部分微量元素失活。這樣的結果是,喝果汁,主要增加了果糖的攝入。因此,對於果汁攝入的標準,美國兒科學會和美國膳食指南建議,1到6兒童,每天120到180毫升;7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每天限制在240毫升。如果喜歡飲用果汁,應該為100%的純果汁,而不是含有其他新增糖的果汁飲料。否則,其中的膳食纖維低於整顆水果,攝入過量,會帶來額外的熱量和糖分。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尋找真知派##健康樂享官#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分享!我的痛風是怎麼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