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最近有沒有發現好多人都出現了四肢無力,昏昏欲睡,幹什麼都提不起神來的疲憊感!其實這是“秋乏”的特點。好多朋友奇怪了,為什麼秋高氣爽,人們對氣候感覺比較舒服了反而會昏昏欲睡呢?

這是因為炎熱的夏季使人不思飲食,睡眠不足,精神容易緊張,身體的能量消耗也較大,失去了較多的“老本”。從某種意義上說,睡眠深沉的秋乏,其實是機體為補償夏季的過度消耗而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鬱》 曰:“氣血沖和,萬病不生。”就是說:如果人身上的氣血達到一種平衡、諧調、通暢、有序的沖和平衡狀態,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暢,體魄強健,榮光煥發,益壽延年。 所以秋季是養氣血最重要的時期,而養血首先要把氣先調動起來,氣足則血行,血行則榮養全身。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調氣血,通氣血的特效穴吧——太淵穴!

【太淵穴】

【穴位定位】

在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掌心向上,腕橫紋外側摸到橈動脈,其外側即是太淵穴。

【功效作用】

具有宣肺止咳,寬胸利氣,益養心肺,通調血脈的作用。多適用於感冒、咳嗽、頭暈、氣虛、腹脹、目赤腫痛、牙痛、失眠等。

【操作方法】

用拇指指腹用力點按太淵穴,使穴位處有酸脹感,並加以揉動,每穴按揉3分鐘。又或者用艾條溫和灸法灸太淵穴15~30分鐘,以區域性面板潮紅為度。

現在有好多人在秋季會有頭昏眼花、視力下降等不適症狀,通常都是因為夏季胃口不好而虧虛了身體所致。於是人們就會想方設法在秋天季進補。但若猛然進補,可能會造成虛不受補的情況。這個時候,最好疏通一下經絡。對於身體虛、沒力氣的人,可以通過穴位按摩的方式,通一通氣血,如此再進補,則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給我一份關注,還您一份健康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藥煎煮是門“技術活兒”,5個關鍵點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