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對於公司沒有食堂又不方便帶飯的上班族來說,每天最糾結的事就是——今天吃什麼?

對於吃什麼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想著什麼比較好吃,另一種則想著吃什麼能夠吃飽。

我經常和袁小片說,在外面我最喜歡吃中式快餐,點一二個小菜,米飯來個二三碗米飯,吃飽後慢慢的幸福感和愉悅感。而袁小片經常讓我不要吃的太飽,對身體不好,吃飯七分飽最好。

中國有句古話“能吃是福”,餐桌上人們很容易對不挑食飯量大的人有好感,覺得多吃有利於營養吸收,對身體好。

但吃太飽對身體真的沒啥好處,反而有很多危害。

1.導致肥胖

很多人覺得自己和別人吃的差不多為什麼自己更容易長肉?

其實很簡單,每頓多喝半碗湯,多吃幾口菜,一天多吃多少?一個月又比別人多吃了多少?長期以往想不長肉都難。

2.加重腸胃負擔

人的機體特別的智慧高效,即使吃的特別特別撐也基本就是當時會有不適過幾個小時就好了。

但在高效也是需要休息修復的,吃太多腸胃超負荷運轉,不斷分泌胃酸分解消化食物,長時間這樣很容易引發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3.犯困

飽暖思睡覺,吃飽喝足後人很容易變得迷迷糊糊,有點犯困。

這是因為吃的太飽,身體會調集大量血液供應消化道,來幫助消化吸收食物,這時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就容易犯困。

通過這些我們知道吃飯不能吃太飽,因為對身體不好。但吃飯本來就是為了填飽肚子,總不能還沒吃飽就不吃了吧。

這時就顯示出來七分飽的重要性了,那麼什麼是七分飽呢?

其實這個定義有點抽象,可以說七分飽是介於餓和撐之間。這個時候已經有點飽了,對食物的慾望大大降低,但也不是太飽。

就是吃飯的時候進食速度明顯降低,沒有飢餓感但也沒有感覺到特別飽。這個時候你說接著再吃也可以,但你說不吃了好像也沒啥問題。

不管是從健康角度,還是有減脂的需求,七分飽都是比較合理的狀態。

道理都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飯吃七分飽?

一.規律三餐

從小我們就被告知要好好吃飯,按時吃飯。有時候聽的太多了,就會不放在心上,但這點是最重要的。

規律的三餐不但可以減輕消化道負擔,也可以有效避免長時間沒有進食形成飢餓,導致的暴飲暴食。

二.細嚼慢嚥

不管時間多趕,肚子多餓儘量都要做到細嚼慢嚥,一方面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我們大腦接收和反饋吃飽這個訊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我們進食速度很快我們就不能及時的接收到吃飽的訊號,最後停下來時候往往都是吃撐了。

三.兩餐之間吃點東西

很多人都有這個感覺,飯前那段時間很容易特別特別的餓,到處找東西吃。

其實我們可以帶點水果,優酪乳這些相對健康的食物在兩餐之間吃,不要等到飢餓的時候再吃,可以提前吃。

這樣能有效延緩飢餓到來的時間,減少因為飢餓導致的食慾旺盛而吃的太多太飽。

四.專心吃飯

現在人的命是手機給的,即使是吃飯也在刷刷刷,也有的忙於工作或者學習。

當吃飯時我們專注於其他事就會降低對進食的感知能力,不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少食物,當我們反應過來時很可能已經吃多了。

七分飽看起來好像很難,但做到上面這4點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

吃飯時讓你最舒服的狀態是什麼?七分飽?吃撐?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人類基因是被編好的程式?它如何決定人類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