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不少痛風病友在諮詢馬超醫生的時候問到,明明我的飲食很注意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怎麼痛風還是發作呢?馬超醫生就在此統一講解一下。

1、 尿酸的生成,外源性(主要指飲食)只佔20%,內源性佔80%,也就是說尿酸大部分是體內代謝產生的,跟吃什麼關係不大,所以即便你不吃不喝,血尿酸最多降低60umol/L,也只能算控制了20%,痛風可能還是會因為內源性尿酸增高而發作。

這一點,要辨證的看:首先,雖然飲食控制權重不高,但是,不控制飲食,大量的嘌呤攝入,就會誘發痛風發作,這是肯定的。

控制飲食,尿酸降的有限,但如果不控制飲食,尿酸升的幅度可能就是無限了;其次,痛風一旦形成,必須控制飲食,但不是僅僅靠控制飲食能解決的,調整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後還發作的患者,就要藉助藥物。治病要靠藥,養生靠食療。

2、 未發作過痛風的人,尿酸的高低對痛風發作非常有意義,即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概率越大,尿酸低則發生痛風的概率小。另外就是體質的特異性,某些體質,對尿酸鈉結晶更敏感,更容易發痛風,所以並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都會發痛風。

3、 已經發作過痛風的人,尿酸的波動比尿酸的高低對痛風的發作更有意義。也就是說,如果尿酸稍高一點,但尿酸水平是穩定的,不太會發痛風。

如果尿酸雖然不高,但波動很大,忽高忽低,則容易誘發痛風發作。即便尿酸正常,波動明顯,也會發痛風。

因為一旦發生痛風,說明關節部位已經有尿酸結晶的沉積,而且促使痛風發作的協調因素都已齊備,只要尿酸波動,就會有尿酸結晶的析出和沉積,這個動態的過程是誘發痛風的關鍵。

未發作過痛風的人,也可能存在尿酸結晶的沉積,但有些時候,單純的尿酸結晶不足以誘發痛風發作,還需要遊離脂肪酸等因素提供協同刺激訊號,才會發作痛風。也就是說,未發作過痛風的人,雖然也有尿酸的波動,但由於缺乏協同刺激因素,所以不會發痛風。

4 、請大家一定要記住,病就是病,病是靠藥來治療的,“飲食、運動”只能作為輔助治療。輔助治療不是不重要,只是在“病”的治療中不是主流,在“病”的預防與康復方面“飲食、運動”可以成為主流。所以不要迷信保健品,不要相信保健品能治病,如果能治病,它就不是保健品,而是藥了。

5、 馬超醫生的觀點是飲食“平衡”,從來不主張過度控制。飲食平衡是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基礎。不要以為尿酸啦,血脂啦這些都是“廢物”,越低越好,一定要保持“度”,在一定的範圍內,這些都是寶。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陽氣不足,人難長壽!中醫教你妙招,陽氣悄悄補充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