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鹿茸性溫補而不燥,能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對虛寒體質、體質偏弱的人有較好的強身作用,所以鹿茸被視作保健佳品,已廣泛進入福斯的生活。

在古代,鹿又稱"斑龍",出自元代釋繼洪的《澹寮集驗方》一書。據記載,古時有一道人在西蜀藥市賣一種成藥,名叫"斑龍丸",又叫"茸珠丸"。道人經常大醉,但他還不忘說:"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漫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意思大概是說,當人體的腎精虧虛衰竭時,什麼"九轉靈丹"都是騙人的,只有他的藥物能補精益髓,大補元精,他的藥方主要成分就是鹿茸、鹿角膠、鹿角霜。詩中所謂"斑龍頂上珠"指的就是鹿茸。

鹿茸作為藥用,從先秦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過歷代醫藥學家的不斷認識、實踐,鹿茸的功效得到了全面的補充。

鹿茸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味甘,溫,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角,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說明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對鹿茸的功效已有了深刻認識。

鹿茸,味甘、鹹,性溫,歸腎、肝經,功效為補腎陽、益腎精、強筋骨、調衝任、託瘡毒等,臨床主要用於治療腎陽虛導致的頭暈、耳聾、目暗、神疲乏力、畏寒、虛勞羸瘦等症狀,同時男子可伴有陽痿、滑精、早洩等症狀,女子可伴有宮冷不孕、崩漏帶下等症狀。

魏晉南北朝《名醫別錄》記載:" 味酸,微溫,無毒。主治虛勞灑灑如瘧,羸瘦,四肢痠疼,腰脊痛,小便利,洩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養骨,安胎下氣,殺鬼精物,不可近陰令痿。久服耐老。"

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鹿茸,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古代醫家將鹿茸這樣的動物性藥物稱為血肉有情之品,認為血肉有情,非金石草木例也,能栽培身肉之精血,其功專力巨集,自古以來,鹿茸就被視為抗老延年的藥物。

根據現代科學分析,鹿茸含有 25 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臨床實驗證明,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造血功能、促進傷口癒合、改善心血管系統、增強體力、增強生殖能力,這與中醫將它作為強身、補血、養顏防老的補藥,不謀而合。

簡便的食用方法

1、鹿茸磨粉

在晚上睡覺之前,用酒或者鹽開水送服鹿茸粉,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服用方法。

2、鹿茸泡酒

鹿茸可單獨泡酒,亦可與其他藥物一起泡酒,如鹿茸與山藥泡酒,可治療因腎陽虛導致的陽痿不舉,小便頻數。

3、鹿茸煲湯

食療是保健強身的一大方法,煲湯時可加入少許,慢火細燉,飲其湯水,同樣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適用人群

鹿茸性溫補而不燥,能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對虛寒體質、體質偏弱的人有較好的強身作用,所以鹿茸被視作保健佳品,已廣泛進入福斯的生活。

但鹿茸主要適合於以下幾種人群:

1、中老年人

40 歲以上的中年男性及體質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益氣養血、強筋壯骨。

2、怕冷者

怕冷的人大都陽虛,主要以畏寒怕冷、神疲乏力等為表現,而鹿茸正是治療陽虛的溫性滋補品。

3、性功能衰退者

鹿茸可恢復並促進精力與性功能,主治腎陽不足、腰痠背痛、遺精滑洩、小便頻繁等症。

4、疲勞過度的中青年

鹿茸具有生精補髓、健腦安神、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適用於精血不足、頭暈耳鳴、失眠健忘、出虛汗、貧血者。

5、有潰爛者

鹿茸具有生肌,促進潰瘍癒合的功效。

6、中年婦女

鹿茸能治療子宮虛冷、崩漏、帶下、產後貧血及宮冷不孕等婦科疾病。

7、發育遲緩的小兒

對於小兒的筋骨萎軟、骨軟行遲,可起到強筋骨的作用。

忌用人群

在普通百姓的眼中,鹿茸是當之無愧的保健聖品,但哪些人不宜服用呢?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日常飲食已經超常滿足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所以不是人人都虛,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吃鹿茸。

具體如下:

陰虛體質不宜服用

症狀表現為形體消瘦,兩顴潮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心煩易怒,口乾,頭髮、面板乾枯,舌乾紅、少苔,甚至光滑無苔。

內熱者不宜服用

症狀表現為胸中煩熱,午後潮熱,五心發熱,口苦,小便黃赤等。

血熱者不宜服用

症狀表現為經常流鼻血,咳血,吐血,便血或女子行經量多,血色鮮紅等。

外感疾病者不宜服用

無論外感風寒,還是外感風熱,大凡邪在肌表,必有惡寒、惡風、發熱、頭痛、肢節疼痛等症狀,此時切忌服用鹿茸。

高血壓、肝病者須慎用

凡是高血壓、肝炎及肝功能不全等病症,屬於陰虛火旺或內有實火者,必須遵循醫囑,慎重服用,不可自行選用。

溫馨提示:

總之,今天把這些中醫的知識總結出來,供大家來對照自己。如果懷疑自己證屬此類,也不要急著應用,一定要在專業中醫師的辯證指導下,確認無誤之後再進行運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誤病情。畢竟,中醫講究辯證施治,一人一方,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問題。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看起來年輕的女性都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富硒姐姐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