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對於養胃這個話題,在老人固有想法中,都認為喝稀粥可以養胃。簡單來看,粥屬於流食,和固體食物相比,更容易被腸胃消化吸收,並省去了大量咀嚼的時間,更受人喜歡,所謂的養胃佳品,然而大家都不知道事實是什麼樣的。

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不能這麼喝。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人們經常做的大米粥,民間說法叫稀飯,熱量差不多是米飯一半,每百克為59千卡,蛋白質含量極少,只佔1.3g,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以佔到13.4g,剩下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沒多少營養的背後,卻有著高血糖生成指數、高負荷的特點。另外,有些人在做稀飯時,還會加入鹼性成分,目的是讓粥更黏稠。

正是這樣的做法,會把僅存一點的維生素B族流失掉,吃起來就更沒有營養可言了。還有些人,為了提高稀飯的口感,會加入大量白糖,味道上確實好吃了,可這種行為無疑增加了熱量攝入,直接作用到血液中,長期吃會越來越胖。

要說唯一比較適合吃稀飯的人群,也是腸胃消化能力較弱,完全消化不了半固體食物,或者是剛剛做完消化道手術,比較適合吃些稀飯,從而減輕胃腸負擔。但也不能經常吃,只是短期作為輔助食療方式,否則就可能是“傷胃”了。

對於普通人群來說,如果經常吃好消化吸收的稀飯,反而會讓腸胃功能越來越退化。養成這種習慣後,再去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不管是可溶性膳食纖維,還是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吃後都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腸胃不適,如腹瀉、腹脹、腹瀉、噁心、嘔吐、腸鳴等等。

而需要注意的人群是糖尿病患者,從上面我們知道粥血糖生成指數高,能夠達到69左右,無論是加餐還是正餐,進入到胃腸,粥中營養物質隨著血液供給給全身,無疑會增加葡萄糖上升水平,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升高餐後血糖。

除此以外,也不建議其他慢性疾病人群天天吃稀粥,更好的主食是細糧加粗糧,各佔一半比例,可以營養互補,還不失美味,對控制病情具有正向作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血脂高能喝牛奶嗎?能吃肉嗎?今天說清楚,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