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正如我們常說“夏不進補,底氣不足”,人在盛夏出汗多、消耗大,這時如果不補補,身體難免要遭殃。

專門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份

夏季養生飲食指南

照著做,離長壽更近一步

夏天吃3瓜,清熱解暑還通便

禁忌一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禁忌二

體虛胃寒的人不宜多食

禁忌三

腎功能不全者不可食用

腎功能不全者,其腎臟對水的調節能力明顯降低,對進入體內過多的水分,不能調節及排出體外,致血容量急劇增多,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禁忌四

中醫認為,不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其初期均屬於表證,應採用讓病邪從表而解的發散治療方法,並認為在表未解之前若攻之會加重病情。西瓜有清裡熱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吃西瓜會使感冒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長。

禁忌五

禁忌六

苦瓜消暑降火

苦瓜,味苦性涼,有利於消化,可清熱瀉火祛暑,算得上炎夏第一瓜。

不僅如此,苦瓜熱量低,還有助於減重;其所含的苦瓜皁苷有類似胰島素的作用,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苦瓜還能洩去心中煩熱,排出體內毒素;增強皮層活力,使面板變得細嫩健美。

夏天天氣炎熱,適量吃苦味大有益處。不習慣吃苦瓜的人,可以用開水焯一下,能去除苦味。

苦瓜去苦有3招

苦瓜的苦味,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如何去苦呢?推薦3個妙招:

水焯:苦瓜切片或切塊,放入沸水中焯1分鐘左右,即可有效去除苦味。

鹽漬:將切好的瓜片撒鹽,拌勻,把滲出的水瀝去即可。

浸泡:將瓜片放冷水中浸約10分鐘,中間可以換水一兩次。

絲瓜通便潤腸

絲瓜,性味苦甘,清涼微寒,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解暑除煩的功效。

如何挑選到鮮嫩的絲瓜呢?

顏色翠綠、瓜形周正、白毛完整為佳,不要買肚子大的,因為肚子大的絲瓜一般比較老,裡邊的籽也比較多。

絲瓜的肉質鮮嫩,做湯、炒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苦味絲瓜有毒,千萬別吃!

苦味絲瓜含有帶苦味的葫蘆素(鹼糖甙毒素),誤食會引發急性中毒症狀,例如上吐下瀉、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因此,吃絲瓜時如發現有苦味,應該果斷扔掉,並把用過的菜刀和鍋清洗消毒。

夏天吃3豆,護眼消暑增免疫

毛豆

毛豆,即新鮮帶莢的黃豆。新鮮毛豆顏色鮮綠,口感很嫩,但隨著水分逐漸減少,顏色由綠變黃,身材變得渾圓,完全晒乾後就是我們熟悉的黃豆。

毛豆維生素C含量豐富,約為黃豆芽的兩倍。

它還富含膳食纖維,鉀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可以幫助緩解疲乏無力和食慾下降;B族維生素含量也非常豐富,尤其是維生素B1,對於主要以精白米麵做主食的人來說,吃嫩毛豆等鮮豆類是非常好的“食補”方法。

另外,由於其本身帶莢,較少有藥害和蟲害,是相對較安全的“綠色食品”。

做法推薦:鹽水毛豆

用剪刀把毛豆兩頭剪掉,在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八角、桂皮、甘草和鹽,水燒開後放入毛豆,煮8~10分鐘關火,浸泡入味就行。

毛豆一定要煮熟食用。若沒有煮熟,吃了以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情況。

豌豆

豌豆是應季蔬菜。

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有護眼的食療功效;另外,其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好吃又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整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可以來個護眼大餐——

將豌豆、胡蘿蔔和玉米一起炒著吃,不僅色鮮味美,而且營養豐富,能有效緩解眼睛乾澀不適。

豌豆營養豐富,易消化,小孩和老人都可以吃。

扁豆

扁豆健脾和中、養胃下氣,具有消暑化溼的功效。

這對於氣溫高、溼氣重的氣候來說,正好“對症”。

而且,每100克扁豆可食用部分的膳食纖維含量為4.4克,比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富含膳食纖維的芹菜多了3倍還要多。平時精米白麵吃得多,體內纖維素不足易便祕上火的人,可多吃扁豆。

喝3茶,補足氣血、趕走溼氣

姜棗茶補血補虛

夏天炎熱,人體護理是開放的,體內陽氣空虛。

此時喝一杯姜棗茶,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的宗旨。

姜棗茶做法

姜棗茶的做法很簡單:把生薑、紅棗、枸杞一起煮成茶喝即可。

原料:

紅棗6顆、枸杞一把、花椒十幾顆、生薑4片(生薑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來的水喝起來要有點辣辣的),另外紅棗要去核。

做法:

加適量水,煮成淡紅色即可。體寒怕冷,所以多加了幾粒花椒,煮成花椒姜棗茶,祛寒溼的效果更強。

以上是2杯的量,也可以分量提高,多泡一些,煮完後的姜棗茶,冷卻後,裝入乾淨的瓶子內,放冰箱冷藏。什麼時候喝水的時候舀上兩勺,用開水一衝泡就可以喝了。

蒲公英馬齒莧茶健脾排溼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仁、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淨,切段,烘炒製成茶,備用;

2、赤小豆、薏仁,炒熟,備用;

3、淡竹葉洗淨,炒製成茶,備用;

4、馬齒莧,洗淨晒乾,備用;

5、槐米、綠茶、炒製成茶,備用;

6、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蒲公英,擅長祛溼熱,可瀉火、利尿、除溼,改善溼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紅腫痘痘等。

馬齒莧,歸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溼之效。

赤小豆,健脾利溼、消腫解毒,薏苡仁,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芡實,健脾祛溼、固腎止瀉。

淡竹葉,以滲溼洩熱見長。槐花可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綠茶不發酵,多種成分幾乎都保留下來,祛溼效果最佳!

幾種搭配在一起,去除體內溼熱,效果尤佳,不妨試試!

三通茶養肝消暑

三七花通血、玫瑰花通氣、菊花通毛孔,謂之“三通”。夏天每天喝一劑,可以緩解夏季悶熱、平肝消暑。

需注意的是,玫瑰花有很好的收斂固澀效果,但長期過多飲用會導致大便不暢。因此,便祕者不宜長期飲用玫瑰花茶。

做法:準備三七花2克,菊花3克,玫瑰花3克,甘草3克 。先把甘草放入1500毫升水中煮開,小火10分鐘後,將三種花材放入,小火繼續煮5分鐘關火即可。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注意!這些日常蔬菜吃多了,對身體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