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認為,中藥皆有性味歸經,通過藥物的性味來刺激臟腑經絡,進而調和人體臟腑氣血陰陽,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藥香治病古已有之,《神農本草經》雲:“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

聞香防病治病

中醫把藥物“氣味”屬性分的很清楚,氣是氣,味是味。通過鼻腔聞到的是氣,通過口腔嚐到的是味。

氣有“腥羶香騷臭”,味有酸苦甘辛鹹。氣通天入五臟,味接地,入六腑。

中醫認為,芳香藥材(俗稱“香藥”)秉純陽之氣而生,為純陽之物,能生髮陽氣,驅邪辟穢,活血行氣,通經開竅,因此能夠防病養生,療疾治病。

所謂聞香治病就是藉助藥物的香氣作用於人體口鼻諸竅、面板、汗孔、毛竅進入理,通過氣血經絡的執行輸送到達臟腑而遍佈全身,達到調和臟腑陰陽平衡、鼓舞正氣、防禦外邪的防病養生和治療疾病,古人亦稱此為“服氣”,是傳統衣冠療法、香佩療法的一種。

近代則衍化為芳香療法,種類也多種多樣,常見的如香薰療法、香精療法、藥浴療法、足浴療法等。

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薰燎、艾蒸和釀製香酒的記載,周代已有佩帶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

春秋戰國時期有佩戴芳香植物以防疫辟邪,《山海經》中便有言:“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

華佗(曾用麝香、丁香、檀香等藥物裝在用花綢製成的香囊中,通過聞香療法來治療肺癆、吐瀉等疾病)、孫思邈(《千金藥方》中記載“避疫氣,令人不染”)、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聞香治病”的記載)等名家皆使用過聞香治病。

而古代民間、寺廟、道觀和宮廷皆推崇香藥,焚香、香囊、藥衣、藥枕、藥物兜肚、鼻菸、胭脂粉......等皆為香藥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運用。

清代醫家吳師機《理瀹駢文》中說:“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 所異者,法耳。”

根據香藥配方的不同,聞香治病的療效也不同,具體有:

①殺菌抑菌、預防呼吸道感染和各種流行性疾病;

②防蚊驅蟲,防疫避瘟;

④安神助眠,緩解焦慮,安撫身心;

⑤互贈禮物,增進友誼。

香囊治病

香囊是中國的國粹之一,又稱香藥袋、荷包、香包、香袋、佩帷、容臭香纓、衿纓、香球、獸頭囊、馨香、花囊等,是一種由盛載香料的囊包,多以色彩鮮明的絲織物縫製而成,擁有數千年曆史,秦代就有相關記載。

《禮記》雲:“五采謂之繡。”

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下:“鹹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寶步輦,四面綴五色香囊。囊中貯闢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鳳香。”

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佩“繹囊”,“避疫氣,令人不染”的記載。

清代,佩戴香囊成為皇宮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皇帝曾發過“每年五月初一起掛五毒荷包”的諭旨。他自己就在端午節這天佩戴“五毒荷包”、“龍舟荷包”。

文人雅士常佩戴香囊彰顯儒雅品位,宮廷人人佩戴香囊,既可以預防汗臭,又可以點綴靚麗形象。

自古民間就有佩戴香囊避除穢惡之氣、驅蟲滅蟲、避瘟防疫的習俗,俗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人們常在端午節互送香囊或給小兒佩戴香囊防病避疫的習俗,可見古人早有使用香草製作成香囊“聞香防病治病”的風俗。

佩戴香囊最多見於端午節,但並不限在端午節,古人腰間多佩帶香囊作為裝飾,並以之作為男女定情之物。

現代的香囊大都置於衣櫃中以防蛀,或用來清新室內空氣。傳統中醫藥學認為,芳香性藥物以化溼和開竅為兩大主要功效。

中藥藥理研究證明,芳香性中藥是一些具特別香氣的藥物,具有“鼓舞正氣、除邪辟穢”、“解肌發表、疏風散邪”、“芳香健脾、化溼醒脾”、“通關開竅、止痛消腫”等功效,這些特點與芳香性中藥所有的特殊藥理性質有關。

《本草經疏》雲 “芳香之氣,能避一切惡邪”,清代醫學家葉桂在《臨證指南醫案》 中指出:“疫癘穢邪從口鼻吸收,分佈三焦,瀰漫神識。”

香囊散發出淡淡的藥味,具有芳香闢穢、解毒化濁、驅邪防疫之功效。根據香囊用藥不同,常分為防疫香囊、驅蚊香囊、提神香囊、安神助眠香囊、健脾開胃香囊等。

香囊造型甚多,如桃形、石榴形、雞心形、腰子形、小老虎形、葫蘆形、鐘形、心形、桃形、袋形、錢包形、方形等,香囊材質有絲線錦緞的,也有極少數鏤金的,還有透雕玉質的。

目前,香囊也是非遺系列之一,這原本是民間眾人皆知,凡人皆會的製作的物件,成為非遺也就標誌著需要大家用心去挽救了。

香囊防病是經得起現代醫學考證的

①芳香類中藥的植物性揮發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②藥物芳香能適當刺激鼻黏膜,調整人體免疫系統;

自制香囊方

1、常用的芳香類藥物

常用的芳香類藥物可以防疫辟邪,比如廣藿香、佩蘭葉、香白芷、蘄艾葉、茅蒼朮、蘇薄荷、紫蘇葉、金銀花、丁香花、廣陳皮、山奈、撫川芎、石菖蒲、甘鬆節、上肉桂、梅冰片、白豆蔻、草豆蔻、荊芥穗、高良薑、炒香附、烏藥、七里香、五加皮、制乳香、制沒藥、檀木香等常用於薰香防疫,製作成香囊既可以預防瘟疫,又可以驅蟲防蚊。

2、防疫香囊

防疫香囊:廣藿香10克,佩蘭葉10克,紫蘇葉10克,母丁香10克,川花椒10克,香白芷10克,蘇薄荷10克,炒蒼朮10克,廣陳皮10克,川芎片10克,山奈10克,石菖蒲10克,甘鬆節10克,上肉桂10克,金銀花10克,梅冰片5克,共為細末,裝入香囊,佩戴胸前可以預防瘟疫。

研究表明香袋散發的氣味能顯著提高人體鼻粘膜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由於上呼吸道能分泌較多的SIgA,這就有效地提高了上呼吸道抵禦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且多數中藥有效成分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黴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從而達到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3、簡易防疫香囊

簡易防疫香囊:金銀花15克,廣藿香15克,甘鬆節15克,蘇薄荷15克,茅香15克,炒蒼朮15克,廣陳皮15克,龍腦香10克,共為細末,裝入香囊,隨身佩戴。

4、防流感香囊

防流感香囊:佩蘭葉15克,丁香15克,梅花冰片6克,薄荷15克,細辛10克,花椒10克,搗細末,裝香囊,隨身佩戴。

5、驅蚊驗方

驅蚊驗方:廣藿香、佩蘭葉(水香、香草、大澤蘭)、紫蘇葉、香白芷、蘇龍(蘇薄荷或薄荷腦)、丁香、蘄艾葉、炒蒼朮、廣陳皮、撫川芎、山柰、石菖蒲、甘鬆、肉桂各10克,梅冰片5克。

配齊後粗略地粉碎後裝入香囊可以製成驅蚊香囊,氣味芳香,可以佩戴在揹包或衣物上,也可以懸掛在門窗和床邊,有一定的驅蚊作用;也可以加適當酒精或碳,點燃用藥材的煙霧驅蚊。

蚊蟲怕香味,所以驅蚊方可以在原方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芳香的藥材,比如:

薰衣草(零陵香)、茴香、玫瑰花、月季花、檀香、木香、豆蔻、砂仁、草果、沉香、桂枝、荊芥、麻黃、菊花、桃花、乳香、沒藥、莪術、三稜、丹皮、五加皮、遠志、香附、安息香、香薷、香櫞、益智仁、佛手、厚朴、辛夷花(木筆花)、烏藥、千年健、樟腦、蘇合香、花椒(秦椒、蜀椒)、杜衡(馬蹄香)、茅香(香茅、大風茅、香巴茅、香茅草)、藁本、高良薑、龍腦香、草豆蔻、迷迭香(海洋之露,艾菊)、百里香(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四季青、青木香、月橘、十里香)、羅勒(九層塔、金不換、聖約瑟夫草、甜羅勒、蘭香)、月見草、桂花、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素馨花、鼠尾草、接骨木、雄黃、麝香、蘆薈等。

6、常用香囊配方

配方①:丁香6克、川椒6克、白芷15克、辛夷10克、冰片10克、沉香6克、艾葉10克、佩蘭10克、桂枝10克、益智仁10克、小茴香10克、石菖蒲10克、蒼朮10克、薄荷10克、藿香10克。功能防瘟疫,防流感,驅蚊蟲。

配方②:冰片、樟腦各3克,高良薑15克,桂皮30克。預防感冒。

配方④:山奈、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功能驅蟲防疫。

配方⑤:薄荷、蔥白各4克,菊花、荊芥、黎蘇、蒼朮、桂皮、大茴、辛夷、細辛各2克。功能通鼻竅,清頭目,防流感,避瘟疫。

配方⑥:雄黃20克,山奈100克,冰片10克,樟腦10克。功能防瘟避疫,驅逐蟲蛇。

配方⑦:川穹、白芷、蒼朮、零陵香各50克。功能醒腦提神。

配方⑨:佩蘭、桂皮各50克,高良薑150克,冰片20克。預防流感。

配方⑩:冰片、薄荷腦各25克、山奈、雄黃、丁香各3克,砂仁、蔻仁各5克。功能芳香開胃,健脾消食。

配方⑪:高良薑2克、冰片、丁香各3克、佩蘭、桂皮各5克。功能開胃醒脾,理氣寬胸。

注意事項

1.香囊中的藥粉不得內服!尤其是兒童(3歲以下尤為注意),在佩戴香囊時要注意防止家中孩童任意把玩,將藥粉誤食。

2.孕婦佩戴香囊要謹慎!

3.對香囊內藥物成分過敏者忌用。

4.體質虛弱者,藥量減半,以免香味過重引起噁心、頭暈、乏力等不適。

醫生

張玉龍 主治醫師

鍼灸科/中醫科

簡介

中醫世家,畢業於安徽中醫學院,本科。師從楊俊、楊任民、馬俊、周楣聲、潘嘉龍、董洪強、馬山等國家級名老中醫,擅長中藥、鍼灸、推拿等綜合治療疾病。

擅長

內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氣管炎、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血管疾病、肝病、腎病、頑固性失眠、頭痛、結石及腫瘤等。婦科: 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妊娠病、崩漏、婦科炎症、產後病、乳腺病、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及不孕症等。兒科:感冒、咳嗽、腹瀉、蟲症、厭食、遺尿、多汗症、溼疹、水痘等。男科:遺精、陽痿早洩、前列腺炎、不育等。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結膜炎、飛蚊症、中耳炎、耳鳴耳聾等。面板科:皮炎、溼疹、黃褐斑、青春痘、帶狀皰疹、蕁麻疹、白癜風、脫髮、肥胖症等。骨傷科: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關節炎、痛風、腰扭傷、股骨頭壞死、神經痛、落枕、滑膜炎、骨質增生及各種痛症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人到中年還需不需要補腎?中年人養生,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