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我們伸出舌頭,照照鏡子,就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突起的小紅點,叫做菌狀乳頭。味蕾就隱藏在這些突起下方。味蕾由很多的味覺細胞該組成,唾液中食物的味道從舌頭表面的味孔進入味蕾,與味覺細胞接觸。這些味覺細胞就通過電訊號把這些感覺傳到大腦,因此就感知了不同的味道。

味覺因人而異,一杯茶一千個人喝,有一千種味道。每個人對味道的敏感度不一樣,是因為每個人的味蕾數不一樣,每個人大約有3000-10000個味蕾。味覺靈敏且記憶裡好的人,有品茶的天賦,但一般人多喝茶,久而久之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品茶水平。一些厲害的評茶師,每天品幾十種甚至上百種茶,需要五年時間才能練就出“黃金舌頭”。

味覺地圖是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說我們的舌頭,不同的區域負責感受不同的味道。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德國科學家黑尼希,後來又被哈佛大學的教授寫入著作而廣泛為人所知:

舌尖負責感受甜味

舌頭面上負責鮮味

舌前兩側負責鹹味

舌後兩側負責酸味

舌頭後面負責苦味

那有人就會問了,怎麼沒有辣味呀?原來,辣味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味覺,而是一種輕微的痛覺。有一點點痛的刺激,怪不得那麼多人會吃辣上癮,原來是“痛並快樂著”。

後來的研究又證明,味覺地圖的說法不夠準確。實際上,舌頭上的所有區域都能感受到這5種味道——酸甜苦鹹鮮,只是相對來說每個區域對單獨某種味道更為敏感。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咳嗽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5招教你快速分辨,對症治療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