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冠心病是一組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難治疾病。儘管心臟介入治療對於緩解臨床症狀,減少死亡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並沒有從根本上遏制疾病的發展。中醫學從整體觀念出發,以治療未病思想為指導,辨證施治、分型論治,真正做到個體化治療,常常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醫治療冠心病關鍵在於“通”,而“通”的前提在於溫,方法不外乎補虛、開鬱、化痰、活血,我把這4種方法稱之為四大“法寶”。諸法均以溫通為前提,用於臨床之中,效果良好。

1、補虛重在通陽。關於平衡陰陽,中國古代東漢末年醫學家華佗曾說過:“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溫之,熱則涼之”。冠心病之虛主要體現在心臟陽氣虛,治療上以溫補陽氣為主,比如:黃芪、附子、乾薑等中草藥,而桂枝作為溫通陽氣的中草藥,我認為可以首選。因為心血管系統疾病主要病機是不通,那麼治療上最關鍵的就是在於通,通的前提是溫,因此治療心血管疾病非溫不通,冠心病更是如此。桂枝辛甘,氣溫,入心經,具純陽之性,功能溫經通陽,為疏通經脈的之用藥。

2、開鬱重在溫散。人體之貴,在於一氣,氣之升降有序,出入順達,則血脈通暢,陰陽和平,五臟和諧,各司其職,六腑通調,內外暢達。若因七情過度,肝氣受傷,氣鬱於內,不得疏洩,必致氣機逆亂,血脈瘀滯,百證變生。所以,疏肝解鬱是治療之法也。

根據“血氣者,喜溫而惡寒”的特性,我個人認為,行氣藥以溫熱為主,如陳皮、薤白、香附等味辛性溫之類,不建議選擇使用寒涼清熱的藥物。臨床上當冠心病出現胸悶胸痛時,行氣開鬱是減輕症狀、改善病情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3、化痰重在溫和。首倡化痰法治療冠心病的是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鄧教授對於很多疾病的認識有獨到的見解,鄧老從氣虛痰瘀閉阻認識冠心病病機、以脾胃為中心、補氣、化痰、通瘀,調脾護心論治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因與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高熱量的飲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冠心病。因此可以說,冠心病是吃出來的疾病。過度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會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司,水溼內生,聚而成痰,痰濁阻塞,阻滯氣機,或隨血液運行於經絡之中,直接阻滯經絡,導致脈絡不通。化痰法可祛除瘀塞,疏通氣機,恢復血脈執行通暢。患者舌苔白,脈滑,不管是心絞痛,還是心肌梗死,均視為病痰飲者,可使用陳皮、半夏等溫熱之藥物以化痰,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活血藥物可用重劑。瘀血阻塞,經絡氣血不得通暢是冠心病的重要病機,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冠心病多為本虛標實,臨床上可虛實互見,治療時應標本兼顧、靈活處理。活血化瘀雖是治標之法,但也是行之有效之法。根據本人這麼多年的臨床診療經驗,我認為臨床中使用活血化瘀藥時,劑量可以相對而言大一些,比如川芎的用量視病人具體情況可以用到最多30g,之所以這樣做,意在力專效巨集。

我是朱春芳醫生,擅長利用中醫診治:糖尿病、痛風、胃腸疾病、冠心病、腦血管病、半身不遂、面神經麻痺、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風溼病、溼疹、痤瘡、皮炎、帶狀皰疹、鼻炎、結腸炎、失眠、肝膽疾病、甲狀腺病及婦兒科等疑難雜症。如果還有哪些患者或者家屬,對中醫內科疾病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在平臺留言,我會給大家詳細解答相關問題。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為什麼我們需要重視空氣溼度?房間溼度低對人有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