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問題1:尿糖正常了,血糖就控制理想了?

有部分糖友不能忍受測指尖血糖的痛而改測尿糖,以為尿糖正常就意味著血糖正常,殊不知有不少患者尿糖雖正常,但血糖卻偏高,這是因為腎糖閾值升高所致。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糖尿病腎病,腎小管濾過率下降而回吸收增強,所以濾過減少而回吸收增高從而使尿糖陰性因此檢測尿糖比不上血糖準確。尿糖正常不等於血糖控制理想,應以血糖為準。

問題2:糖尿病人不能吃主食?

大米、麵粉等主食澱粉含量較高,易轉化為糖,因此很多人通過不吃主食來控糖,其實是錯誤的。人體的健康運作需要糖的參與,必須攝入主食,只不過總量要減少。每餐吃米飯保持“一個拳頭的量”,一般不做太重活兒的女性,也可以考慮每天5兩主食;男性可以考慮6-7兩。這樣分配到三餐的話,每餐大概為1.5-2兩。可適當補充粗糧,少吃煎炸,多吃以蒸煮為主的食物。粥、腸粉等精細食物易吸收,可短時間內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因此要減少上述食物的攝入。吃飯後血糖升高,可以通過運動、用藥等方法來解決,但絕不能靠不吃主食來解決。

問題3:糖尿病禁止吃水果?

談及水果很多糖尿病患者只能是“望果興嘆”,水果含糖量那麼高是不是等同於喝糖水啊?其實除了葡萄糖以外,水果裡的果膠、果糖、鉀元素、維生素等都對人體腸道健康和整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且果糖代謝不需要胰島素。此外,水果還有利於降低血液粘稠度,調節機體酸鹼平衡。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不能濫吃,要適量。熱帶水果含糖量較高,如荔枝、芒果、香蕉、桂圓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蘋果、梨、橙子等每日不超過半斤,另外可以在兩餐之間或運動前吃,既能幫助肌肉更好工作,也能在運動中消除葡萄糖攝入的影響,一舉多得。

問題4:保健品能降糖?

保健品的宣傳鋪天蓋地,作用五花八門,很多人覺得“是藥三分毒”,保健品既能降糖又可以保養身體豈不是一舉兩得。有些糖尿病靠吃保健品降糖,血糖確實降下來了,但常常是血糖突降,甚至發生低血糖。保健品若能降糖,一定是添加了降糖西藥,所以糖友服用後會發現它確實“有效”。但是,這些藥可能藥性很強,或者已經是臨床已經淘汰很久的降糖藥,如果長期服用會嚴重破壞胰島功能,且極易引起低血糖,對老年人尤其危險。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往往長期存在,應用降糖藥後血糖的巨大波動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大的損害,血糖波動會加劇血管內皮損傷,加重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洩,造成眼底滲透壓的變化,因此,造成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的進展。所以在治療時一定要遵照醫囑,科學降糖,不要相信小廣告中的所謂“降糖保健品”。

問題5:做家務就等於運動了嗎?

很多糖友在家要做很多家務,往往會認為就不需要專門運動了。家務勞動肯定有利於血糖控制。但是,家務勞動的強度和時間不定,可能體力消耗不夠。另外,做家務動用的肌肉和做運動是不一樣的。好的運動往往能調動全身肌肉,比如跑步時,至少能動用上半身9塊肌肉,下半身28塊肌肉,總共37塊肌肉;此外,做運動時還要達到一定的心率,一般是(170-年齡),即如果70歲時運動的心率就要達到100次。達到目標心率後,要持續15-20分鐘,半個小時鍛鍊效果會更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有氧、拉伸、力量三種運動方式。有氧運動包括快走、跑步、跳繩等;拉伸運動有瑜伽及關節韌帶活動等;力量訓練包括跳繩、啞鈴、蹲起等各種上下肢力量鍛鍊。

問題6:血糖高就證明降糖藥不足?

某些患者空腹血糖偏高,以為是降糖藥物應用不足,盲目加藥後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低血糖反應,這是因為患者血糖升高是由於降糖藥物用量太大引發機體低血糖反應,從而刺激升糖激素的分泌,引起低血糖之後的反跳性高血糖.因此調節血糖絕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另外,身體對於胰島素及磺脲類藥物的抗藥性是比較強的,單純使用這兩類藥物,血糖往往是先降後升。而如果藥物聯合使用卻可以降低抗藥性。聯合應用二甲雙胍後,降低抗藥性的效果特別顯著,因此臨床上除卻肝腎功能不全情況,二甲雙胍多作為糖尿病的一線用藥,與其他藥物聯用,從而發揮1+1>2的效應。

問題7:用了胰島素就等於無計可施、根本停不下來了?

2型糖尿病是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糖尿病患者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會逐漸下降,胰島素抵抗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單純地依靠飲食、運動和口服藥物將逐漸失去作用,這個時候注射胰島素就成為一種必須。 2型糖尿病的時間越長,發生併發症的可能性越大,也越需要使用胰島素。相對於不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來說,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發生併發症的可能性要小一些。此外對於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使用胰島素是一種暫時的治療方法,比如最初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時候,或者住院接受治療的時候,胰島素可以使很高的血糖快速下降。一旦血糖被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就可以考慮減小劑量或者停止使用。另外,體重減輕後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也會減少,有些人甚至可能會完全不需要再注射胰島素。

問題8: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糖友們應該注意啥?

疫情來臨之時,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是最好的防禦手段。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糖友們同樣極其重要,可是疫情當下,能管住嘴,邁開腿就有點困難了。糖友們應避免去人群密集處鍛鍊,可以選擇室外空曠地帶進行中小輕度的有氧運動,也可在室內進做健身操、太極拳等。此外,疫情期間更需要嚴格監測血糖,根據血糖及時調整用藥,不論低血糖、高血糖或者血糖的波動都會給心腦血管帶來不利影響,如果出現持續的高血糖或反覆的低血糖,一定要及時就醫,不可因為疫情的緣故延誤診治。糖友們出行要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不恐慌,堅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本期專家】

王曉梅,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庫專家、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擅長糖尿病及各種併發症、痛風、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圍繞各型脂肪肝、藥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非傳染病肝病有較深研究。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血壓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