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夏季,氣溫升高,空氣溼度大,氣候炎熱多變,各種致病微生物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爛變質,人們會感到酷熱、煩躁、多汗、營養損耗多,喜冷食,易採摘和加工食用各種野生植物(菌),食物中毒進入了多發季節,熟食製品、海鮮、冷葷、冷盤、冷食等食品加工或貯存不當,極易引發食物中毒,疫情期間食品安全問題突出,須嚴加防範,注意夏季科學安全飲食,預防食物中毒發生。

如何保證夏季飲食的安全,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了

"食品安全五要點"

1.保持清潔

拿食品前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經常還要洗手。便後洗手。清洗和消毒用於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裝置。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開

生的肉、禽和海產食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處理生的食物要有專用的裝置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3.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

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湯、煲等食物要煮開以確保達到70℃。肉類和禽類的汁水要變清,而不能是淡紅色的。最好使用溫度計。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滾燙的溫度(60℃以上)。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化凍。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進行處理以保安全。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選擇經過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經過低熱消毒的牛奶。水果和蔬菜要洗乾淨,尤其如果要生食,不吃超過保鮮期的食物。

食品選購提示

疫情期間外出超市或者菜市場選購食品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如需接觸可佩戴手套,接觸後及時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控眼、鼻、口。付款時推薦使用電子支付。回家後按照正確的方法摘除口罩和手套,立即用流動的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徹底清洗手部。

食品選購應選擇儲藏條件較好、符合衛生要求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不採購三無產品,要購買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觀察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等現象。特別是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應的條件(冷藏溫度為0-4℃、冷凍溫度為-18℃以下)。夏季是小龍蝦的上市期,購買時要挑選爪子小、頭尾部五五分、腮部和腹部乾淨的小龍蝦,注意清洗乾淨、煮熟煮透,不食用感官異常和不新鮮的小龍蝦,同時不能一次性食用過多。

外出就餐提示

外出就餐應選擇“笑臉”餐飲服務,疫情期間應儘量減少外出就餐和聚餐,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汙染。

涼拌菜的製作一般沒有經過高溫烹調殺菌的步驟,倘若製作過程中因衛生條件差或操作不規範而汙染了致病微生物,就容易引起感染,儘量不要在外購買涼拌菜,最好在家中自己做,如果要買,也要選擇正規的、衛生條件好的地方。

燒烤食品由於攤販所使用的食物原輔料來源不清。個別商販常將肉串烤至半熟,售賣時再加工,生熟不分,已造成2次汙染。此外,燒烤食品烤制時間短,中心溫度可能達不到殺菌的溫度,容易導致進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蟲病和人畜共患病。食品在燒烤中形成的苯並芘具有致癌作用,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的損害。苯並芘又稱苯並(a)芘,是一種多環芳烴,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質。經常大量攝入燒烤食品對健康具有潛在危害,所以儘量減少燒烤食品的食用。

家庭自行加工食品提示

購買的食品原料要按照食品包裝標籤或根據食品特點妥善儲存,食用、加工前要仔細檢查食品品質。外購的經改刀熟食應當及時食用,未經改刀的剩餘熟食要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處理。

冰箱不是“保險箱”,放入冰箱的食品不宜過滿,食品之間要留一定空隙,以便冷氣對流,定期除霜,以確保冷藏溫度。冰箱內熟食和生食應分開存放,熟食品加蓋(膜)後存放上層,生食品宜存放下層;生的蔬菜、水果不要和生肉、魚等接觸,以防止生與熟、葷與素的交叉汙染。

剩飯剩菜要冷藏,夏季氣溫高,食品易變質,剩餘飯菜冷卻後要及時放入冰箱儲存。冰箱的低溫只能延緩細菌生產繁殖的速度,推遲食品變質的時間,不會殺滅細菌,所以也不宜長期儲存食品。從冰箱中取出的冷藏食物最好重新燒煮透徹後再食用。

加工菜豆時,要按照“一洗二浸三燙四烹調”的工序,注意要燒熟煮透,千萬不要食用未煮熟的豆類。野生菌類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強烈建議:三不原則!不採摘野生蘑菇、不購買野生或來路不明的蘑菇、不食用野生蘑菇。

外賣食品提示

“點”得放心。謹慎選擇外賣平臺,多瀏覽評論資訊,儘量通過公眾知名度高、配送經驗豐富的大平臺選擇商家或品牌、連鎖餐廳等。注意檢視訂餐平臺上賣家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照是否齊全。對野生動物堅決做到“不碰、不買、不吃”。儘量選擇熱食,避免網購冷菜、生食品種、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物。

“取”得順心。網上訂餐收到食品後要檢查食品包裝及食材品質,疫情期間,消費者通過外賣平臺下單,優先選擇“無接觸配送”服務,消費者出門取外賣時,把外包裝作為垃圾扔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使用含氯消毒劑(84)、過氧乙酸、75%的酒精等對外賣盒子表面進行噴灑/擦拭消毒,最後消毒洗手。

“吃”得安心。外賣食品應及時加工、食用,切勿長時間存放。若外賣訂的是熟食,消費者可以在家裡或者單位用微波爐對外賣食物進行再加熱,並儘快食用。若為需要烹飪加工的食材,應對其進行全面的清潔處理,用流水清洗瀝乾後,按照一次所食量用保鮮膜或保鮮袋分開包裝,儲存在冰箱或食物儲藏櫃中,再食用時需將各類食物充分加熱、煮熟、煮透,注意避免生熟交叉汙染,確保食物安全。全家、同事一起用餐時儘量使用“公筷公勺”。

冷飲食品安全提示

冷飲、飲料等食品是夏令的暢銷食品,選購冷飲、飲料一定要選購標識齊全、感觀良好的正規廠家的產品,千萬不要購買無證攤點的“三無”產品。

補充了足夠的水分後,不要暴飲暴食冷飲、飲料類食品,因為高溫使人體的大部分內臟血管都處在舒張狀態,食用大量冷飲後會引起血管急劇收縮甚至痙攣,容易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夏季的飲料,建議選擇傳統的綠茶飲或金銀花、菊花等配成的涼茶飲以及民間傳統綠豆湯等飲品,起到清熱生津、解暑止渴、利水消暑的作用。

投訴舉報

如消費者在食用購買的食品或者在外出就餐後出現不適,應儘快就醫,並儲存好可疑食品樣品及消費票據、就診記錄等相關證據,還應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餐飲服務單位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立即配合救治患者並及時報告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 END ·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5種食物不適合放冰箱,低溫下更容易壞,趕緊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