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7月22日是今年大暑節氣,正值中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處於三伏裡中伏第二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天氣。隨著氣溫的升高,部分人群的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暑熱暑溼成為健康防範的重點。近日,各個社交媒體和朋友圈裡大量充斥各種伏天養生帖:冬病夏治首選三伏貼;綠豆湯是解暑“神器”;冰鎮飲料、雪糕等千萬別碰……這些做法都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最容易進入的夏季養生誤區。今日,我們特別邀請到寧夏石嘴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副主任醫師朱斌,就這些誤區給予正確解釋。

一、冬病夏治,首先三伏貼?

朱斌正解:冬病夏治:冬病指的是冬天容易出現或加重的疾病,常見的有風溼、哮病、喘證、慢性咳嗽等病症;“夏治”是在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理論指導下,在天氣比較炎熱時採取各種治法提升陽氣,驅除體內寒邪,達到扶正固本、祛邪養生治未病的目的。而三伏天是一年當中天氣最炎熱、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而中醫調護陽氣的方法很多,如各種中醫內治法(口服湯劑或中成藥)、鍼灸,中藥貼敷等。三伏貼只是這眾多方法裡面的一種。對於慢性疾病、又不想口服中藥或鍼灸等療法者,可以首選三伏貼。但對於發病比較急,目前已經嚴重影響工作或生活者,可以選擇起效更快的中醫內治法(如口服中藥湯劑等)。而且三伏貼”中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型,這種療法適合體質偏虛,如陽虛、風寒溼型痺症(疼痛)患者。不適用於溼熱型、虛熱型等各種熱性體質的人群。同時,月經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婦女、炎性疾病發熱者、過敏體質及合併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及嚴重糖尿病患者不適宜。

二、綠豆湯是解暑“神器”?

朱斌正解:綠豆有清熱、解毒、祛火的功效,是中藥裡面常用來解多種食物或藥物中毒的一味中藥。而綠豆湯是將綠豆熬好,裡面在加點冰糖,就做成了綠豆湯,具有清熱解暑利溼的功效,天氣炎熱的時候可以喝一些綠豆湯,但是食用綠豆湯一定要有度,不要喝得太多。尤其是老人,兒童等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喝,以免損傷脾胃,出現腹脹,腹瀉症狀。

朱斌在貝南和當地醫生交流。

三、冰鎮飲料、雪糕等千萬別碰?

朱斌正解:這種說法太絕對,也不科學。能否食用,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夏季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中醫養生的一個原則就是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在機體陽氣最旺時,一味用寒涼之品(冷飲、空調)會損傷人體陽氣,損害機體的脾胃功能,尤其是平素脾胃虛寒之人,切不可貪食。但是少喝一點冰鎮的飲料或雪糕,既可以解暑,同時又讓人覺得舒服,關鍵的是不能食之太過,太過則有害無益。

四、喝熱水、泡腳、不開窗、不吹風?

朱斌正解:三伏天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時間,他能驅除體內寒氣,治療多種慢性病,但是通過喝熱水來驅寒氣,沒有科學的理論支撐。喝水時建議溫度不要太高,長期喝熱水會燙傷口腔及食管黏膜,造成口腔炎、食管炎,導致區域性黏膜充血、水腫。建議的水溫在40℃-45℃,既符合口腔溫度,也適合胃腸的溫度。

中醫認為“夏天泡腳,暑溼可祛”。夏季暑溼之氣較重,溼氣容易阻滯在脾胃,讓人出現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狀。而雙腳穴位密集,此時用溫水泡腳的確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尤其是那些本來脾胃就不好的人更加的適合在夏天進行泡腳了,泡腳能夠緩解這些症狀的。但患嚴重心力衰竭、糖尿病末梢神經炎、面板破損患者泡腳水溫不宜太熱。

三伏天室外溫度高於室內溫度,白天應該將窗戶關閉,以降低室內溫度,到傍晚氣溫下降,就可以開窗通風,以起到空氣流通,降溫的作用。

三伏天吹自然風和溫度適宜的空調風可以起到降溫目的。但長時間吹電風扇或空調溫度較低,容易引起傷風、感冒、腹痛、腹瀉、頭暈等空調病。

日常查房。

五、避免出門防止中暑?

朱斌正解:三伏天在氣溫最炎熱的中午不建議長時間在戶外行走避免引起中暑,但在早晨、下午飯後氣溫較低時建議多參與戶外運動,增強個人體質。

六、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朱斌正解:朱斌正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有助於提高身體的耐寒及耐熱能力,對呼吸、內分泌等系統功能有促進改善作用;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冬天、夏天運動也要適可而止。夏季運動避免大汗淋漓或出汗過多,這樣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出現鈉離子、鉀離子等的丟失。最好採用有氧勻速運動。冬季鍛鍊也不要則氣溫過低時鍛鍊,尤其其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氣溫過低可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心率增快而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朱斌正解:在寒冷的冬天人們活動較少,習慣進補,因而身體容易出現痰熱等阻礙脾胃運化現象發生。而蘿蔔作為冬天應季蔬菜,能清熱化痰,消食脹滿,消除補益食物阻礙脾胃運化的不良反應。

夏吃薑:夏天天氣炎熱,多數人多喜歡進食如雪糕、冷飲等寒涼之品及呆在空調房裡,容易出現腹痛腹脹、噯氣,腹瀉等脾胃虛冷表現。而中醫認為生薑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嗝、祛寒、補氣等作用。此時吃生薑可以溫胃健脾,化溼和中,減少腸胃的不適感。

八、吃羊肉、喝羊湯祛風驅寒?

朱斌正解:羊肉辛熱,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湯,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夏季吃羊肉對補充營養非常必要,不但能夠補充豐富的營養,還能以熱制熱,將冬春之毒與溼氣通過排汗,排毒驅除。但“吃伏羊”並非人人適合。痰熱、溼熱體質、並不適合包括“三伏補”在內的“冬病夏治”,頻繁進補有礙脾胃運化,容易出現牙痛、口舌生瘡、貪多,腹脹,口臭等發生。(寧夏新聞網記者 閆文麗)(圖片均為朱斌提供)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男人40以後,出現這4種特徵時,說明身體開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