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它既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所以,預防和控制好高血壓,一樣能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1、高血壓比你想象的嚴重,千萬不要小瞧它

大多數高血壓沒有症狀,少部分有症狀,就是可能有頭暈、腦脹、耳鳴、打鼾或者是覺得體力有點下降,或者是工作上受到一些影響了。

看似沒有多大影響的高血壓,如果得不到控制,會引起冠心病、腎衰竭和腦卒中,嚴重危害生命健康,所以我們稱它為“無聲殺手”。

2、患上高血壓,一定要按時吃藥

沒症狀不測血壓;血壓不高就停藥;經常漏服或者沒能堅持長期服藥等,這些原因讓你雖然已經吃了降壓藥,但血壓還是降不下來。

高血壓是一顆“定時炸彈”,我們只有按時吃藥,才能避免血壓波動對血管、器官的損害。

3、吃得越“輕”,血壓降得越好

高血壓的飲食最應該注意的關鍵點是減鹽。嚴格限鹽可有效降低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的發病率。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吃得口味“輕”一點,每天鈉鹽攝入量不宜超過3克,而且應儘量避免進食高鹽食物和調味品。

4、每天多吃幾樣蔬菜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每人應該吃400-500克蔬菜,這數字是絕大多數人都達不到的,而在每天進食的蔬菜中,綠色的蔬菜應占一半。

並且,建議你每天調換蔬菜的品種,也可以多吃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的紅色、橘紅色、深綠色、紫紅色蔬菜等。

5、要遠離這些高油脂食物

油脂、蛋白質和糖類是供給人體熱量的三大營養素,如果這三種食物吃的過多,超過人體需要的消耗量,超過的部分就會轉化成脂肪蓄積下來,久而久之體重就會增加,造成肥胖。

所以,高血壓要減少動物食品和動物油的攝入、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如:各類西式糕點、巧克力派、咖啡伴侶、速食食品等。而應該選擇安全的油,並控制烹調油的量和烹調溫度。

6、運動30分鐘

外國專家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使心臟病患病風險減少一半。

如果是工作的白領實在沒時間,不妨試著把運動拆分開來,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抽出10分鐘快走、慢跑或爬樓梯,晚上再做一些瑜伽或是健身操等運動即可。

7、最少喝兩瓶水

每天喝足量的水是身體各項功能正常執行的保證,每天最少要保證喝兩瓶礦泉水(即1200毫升)才能基本滿足人體的生理需求,如果遇上乾燥的天氣,運動量大的活動,喝水量還要增加。

8、每天午睡30分鐘

所謂“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外國有研究表明,午睡能增強記憶力和緩解壓力,20-30分鐘是最佳午睡時間,不但可以保持下午的精力,也不會影響夜晚的睡眠。

9、關注全天血壓平穩,特別是清晨血壓

關注24小時血壓變化,了解血壓的晝夜節律,全面管理血壓,尤其是關注清晨血壓升高,對降低心腦血管事件意義重大。

常用方法有:家庭血壓監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和診室血壓測量,這三種方法有機結合會更好地掌握血壓控制情況。

10、常與家人朋友聊天10分鐘

世界衛生組織做過一項調查,經常處於負面情緒的男性,患上高血壓的概率是情緒舒暢男性的1.5倍,女性則是1.7倍。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常常讓現代人透不過氣,而每天與家人或朋友溝通則可以有效宣洩和排解壓力,避免人們焦慮、抑鬱,從而影響健康。

11、慢慢開始戒掉這些生活壞習慣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為習慣是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不去除就不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更應該提高自制力,如伴有:高鹽飲食、吸菸、飲酒、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精神緊張等危險因素的患者,即使血壓輕度升高,也要積極地進行生活幹預。

12、避免久坐

久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好的行為。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每天靜坐3個小時以上,人的預期壽命會減少2年。

13、少喝碳酸飲料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每天飲一次或多次可樂會使你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加倍。即使是喝低糖的,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只不過機率稍微降低一點而已。

如果感到自己“可樂”癮上來了,就改成泡茶喝;平時也要多喝水,吃一些水果。

14、多吃海魚,向愛斯基摩人學習

愛斯基摩人是住在歐洲北部格陵蘭島上的民族,有研究指出,愛斯基摩人很少患有心腦血管、高血壓和癌症等疾病,就是因為他們吃深海魚的飲食習慣。

尤其是深海魚,如金槍魚、三文魚等,能夠補充EPA和DHA,幫助血管年輕,也能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甘油三酯指標安全有效地下降。

15、想讓第二天血壓穩定,前一天一定要睡好

美國芝加哥大學通過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也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只要高血壓患者比平時能早睡1小時,第二天血壓就會下降10mmHg,這是非常顯著的控制效果。所以,如果你有高血壓,最好的辦法是:早點睡覺。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芝麻怎樣吃最好吃,看看這幾種方法,長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