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旋覆花為菊科植物旋覆花的頭狀花序。其全草又名金沸草。夏秋兩季花蕾開放時採收,晒乾,生用或蜜炙用。

一、旋覆花的功效:

旋覆花味苦、辛、鹹,微溫。歸肺、脾、胃、大腸經。功效能消痰行水,降氣止嘔。自古有“眾花皆升,惟旋覆花獨降”之說。

現代常用於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悶,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

《別錄》:“消胸上痰結,唾如膠漆,心脅痰水,膀胱留飲,風氣溼痺。”

《藥性論》:“主水腫,逐大腹,開胃,止嘔逆不下食。”

《本草衍義》:“行痰水,去頭目風。”

《本草匯言》:“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氣下行之藥也。主心肺結氣,脅下虛滿,胸中結痰,痞堅噫氣,或心脾伏飲,膀胱留飲宿水等證。”

《本草逢原》:“旋覆花升而能降,肺與大腸藥也。其功在於開結下氣,行水消痰,治驚悸,祛痞堅,除寒熱,散風溼,開胃氣,止嘔逆,除噫氣,故肺中伏飲寒嗽宜之。”

二、旋覆花的配伍應用:

1.用於痰涎壅肺,咳喘痰多,以及痰飲蓄結、胸膈痞悶等證。旋覆花能消痰行水而降肺氣。治寒痰咳喘,或兼有表證,常配伍生薑、半夏、細辛等,即金沸草散。若治痰熱咳喘,常配伍桔梗、桑白皮、大黃等,即旋覆花湯。

2.用於噫氣、嘔吐,胃脘痞硬等證。旋覆花能降氣化痰,補中下氣止嘔。治療脾胃氣虛、痰溼上逆所致的嘔吐噫氣、心下痞滿之證,常配伍代赭石、半夏、生薑、人蔘等,即旋覆代赭湯。

諸多配伍中,旋覆花最常與代赭石合用。旋覆花消痰平喘,降氣止嘔,宣肺利水;代赭石平肝瀉熱,鎮逆降氣,涼血止血。旋覆花可宣氣滌飲,代赭石可斂浮鎮逆。二藥配伍,共奏下氣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古人言:“氣下則痰喘止”。故二藥配伍,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喘,或肺心病之咳喘。

三、旋覆花的用法用量:

旋覆花常入煎劑,少入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至十餘克。

因其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常蜜炙或布包入煎。

施今墨經驗,旋覆花與代赭石配伍時,常把二藥混在一起包煎,藥包即不會過輕漂浮於上,也不會過重沉入鍋底,非常便於煎煮,實為良法,值得推廣。

四、旋覆花的應用注意:

旋覆花味辛性溫,故陰虛癆嗽,風熱燥咳者禁毒。

汪昂言:“走散之藥,冷利大腸,虛者慎用。”

~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