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關於養生和養生樁這兩個話題,網上的大師和專業領域的專家比較多,我呢只是結合自己的經驗去談,比較單一和侷限,只適合像我一樣探索的福斯人群,有用的就看看,沒用的就略過。

養生是個大的概念,養生樁只是裡邊一個很小的分支。就像修行和打坐的關係一樣,打坐只是修行的一個小專案。理解不一定正確,只代表自己的觀點。

養生,個人覺得從兩個方面去養,一呢就是身體,二呢就是精神。也就是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身體鍛鍊又分好多種,身體外在的,肌肉,筋骨,飲食,衛生。我練肌肉差不多三十年,沒有春夏秋冬,沒有特殊情況每天都練,臥推可以200公斤,深蹲300,早晨下午都練,有嚴格的訓練計劃,身體肌肉和力量都馬虎吧,看上去也不差,但是卻是外強中乾,冬天經常感冒,後來找到原因,就是放鬆和營養不達標。十六七歲的時候練體育特長去考大學,運動量和強度都大,就是消耗大於補充,身體虧損嚴重,那個時候家裡比較窮,我們山東這裡就是玉米煎餅加鹹菜,像肉呀菜呀蛋呀等蛋白質和熱量高食品根本沒有,讓身體留下了損耗。再就是運動損傷,肌肉拉傷是家常,關節受傷很普通,為了訓練和考試要打封閉,打了好多,這種都是激素類,對以後的關節疏鬆埋下隱患吧。西洋拳術的訓練,也是以各種大力量大強度的輔助訓練而成的強大的抗擊打和擊打能力,能最短的時間見效,運動壽命也短。以前傳統功夫應該也是這樣,石鎖石槓鈴,硬功,鐵砂掌之類,都對身體有傷害,幸好傳統功夫有站樁,靜養可以恢復下吧。少林是外家但有打坐,也有馬步,都可以恢復。形意八卦太極隨是內家,但是內臟的振動也大,傷害不會是零吧。寫上邊的意思就是不要過分追求外在的表像。

外在的東西不能不練,像他們打壓的太極武術,我覺得功夫和武術有點差距的。太極拳劍,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非常好,可以熱身,可以把站樁過程無意的氣呀經絡呀給捋順下。也可以加下簡單的力量訓練,刻塑下形體就很好了。至於站樁的鬆沉整,沒有老師就算了,我們是養生樁,要求不搞,鬆是練出來的,弓箭上的弓鉉也不是隨便找個東西就可以的,練的時間長了,該有的都有吧,那些說練幾天或幾個月就有的,我覺得要是這容易,現在有數不清的大師了,跟著祖師練得,三年都不敢說大成呢,現在三個月就厲害,我只是看看,覺得佩服,對我們這些沒有師承的小白,能借鑑就借,不能呢就過,跟著馬大師,我覺得一晚上就能讓我們成神人,反正我們還是省省吧,只求健康。

所以練樁前後練練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吧,當熱身和有氧訓練。可能有得不會或覺得的麻煩,有空閒時間就磕長頭,有的人可能覺得丟人,我不想說太多,磕頭不吃虧。

飲食和衛生方面就是自己拿捏了,水果蔬菜瘦肉蛋類魚類合理搭配下,營養均衡就好,可能到了一定程度喜歡吃素,喜歡咋樣就咋樣。我現在一般吃素多了,也會偶爾吃肉,但是很鬱悶,對那個腥味受不了了,吃肉要麼拉肚子要麼難受,煩死了。我要求家裡人吃,孩子要長,各種元素不能缺。

說的有點遠,我們的養生樁是養生很好的一個輔助,對我們年齡大點的,吃過苦受過累的,壓力大的,亞健康嚴重的,失眠啦,非常好的吧,我覺得酒和煙最好注意點,多喝點茶比較好,站樁和打坐,身體健康了,智慧開了,比什麼都好,身體好了才是對家庭最大的責任。

精神方面呢,我覺得對健康非常重要,這就談到心態這塊兒,心寬體胖,古人不會騙我們。站樁和打坐本身就是心和身體的鬥爭,雖然外在體現內在,但是又統一和對立,你剛站的時候各種不舒服,心裡和貓爪一樣,太累了,疼呀,心就是不想站,想逃避,當你聽他的就是放棄,放棄就是失敗了吧,我每天起來不吃不喝也要去練,估計到死我都這樣,因為我健身的時候就是三十年如一日。

又說遠了,怎麼能讓精神強大呢,我比較膚淺,覺得就是靜心,靜心要先去正心。不管是樁功還是打坐,都和氣功等一個外形,只是目的不一樣吧,反正我強烈的建議我們小白和沒有師承的別去練那些,什麼大小週天,真氣執行呀,各種天眼神通呀,最好別有,別身體的病好了,思想再瘋了,害人害己,所以正念,就是健康就可以了。這個靜心和修心都應該是一條路吧,反正咱也不懂。確實想深一步也簡單,道家的清淨經,佛家的心經,道家的陰符經,我覺得當心法超級好,我還沒背到一萬遍,我也不清楚,有緣份的可以去看看,如果能靜心的時候去看下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不吃虧,時間充裕可以瀏覽下金剛經,楞嚴經,很好的,法華經我還沒看不多說。至於鉛汞水銀之類呢,就算了,我們也不求別的,就是求個靜心,然後心靜,至於其他就隨風去吧。等讓心靜了,你就能明辨是非,心胸能開闊到沒有了,身體更不見了,什麼病也就沒了不是。今天先簡單說的到這,不對地方很多,有明白的大師多指點。養生是比較大和泛泛的主題,我先說這兩個方面,等悟到更好的再交流,當然有系統瑜伽的加上更完美了。打坐我還沒入門,有時間我再把打坐走的彎路說下,也求有緣份的大師多給我們這些摸著走的多指點,感謝了!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清腸毒“大王”,一直隱藏在身邊,很多人忽略了,現在吃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