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看護孩子不在意,危險不止“棗”知道,醫學角度深剖析,家長可要“長點心”!

案例回放

日前,一對年輕的父母抱著一個1歲多孩子急匆匆地衝進急診科,問道:“大夫,卡住東西您這兒能看嗎?”

詢問病史原來1歲多的小雨進食年糕時被噎住,家屬自行處理後年糕吐出,但流口水比之前明顯,無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及其它不適表現,無刺激性咳嗽。

對患兒進一步查體,患兒呼吸平穩,兩側呼吸音對稱,未聞及喘鳴音及其它囉音,結合一直無明顯咳嗽,考慮氣管內異物可能性不大。

急診科主任張中馥進一步追問病史,反饋為年糕中加有大棗,觀察患兒發現流涎較明顯,考慮存在棗核誤食的可能。行胸部CT檢查,結果提示:頸5-6水平食管內可見一梭形異物,判斷為棗核可能性較大。後聯絡耳鼻咽喉科收入院,立即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緊急聯絡麻醉科,在入院後1小時取出棗核一枚,嚴格術後管理,患兒恢復良好。

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卡住異物,緊急處理避免窒息很重要,異物排出後的後續觀察也不能掉以輕心。

食道異物是臨床中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1~4 歲是發病的高峰期,這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出現什麼表現提示可能存在食道異物呢?

食道異物最常見的表現為哽噎、疼痛、流涎、吞嚥困難和嘔吐等等。如果異物較大,可能出現氣管受壓,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喘鳴甚至窒息等嚴重的表現。

可能後果

食管異物最常見的有哪些呢?骨頭、魚刺、鈕釦電池、磁力珠、小的玩具、瓶蓋等等兒童所有能接觸到的小的物品均有可能。

食道異物如不及時取出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腐蝕性的物品(含強酸、強鹼類如鈕釦電池、管道疏通劑等),可能引起食管周圍炎及膿腫、食管瘻、縱膈炎及膿腫等;如異物尖銳,穿破食管累及大血管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還有一些特殊類異物,如“磁力球”,如不及時取出進入腸道,可引起腸梗阻,嚴重者致腸穿孔等。

防範措施

食道異物常見、多發,其危害較呼吸道異物而言,很少立即出現呼吸困難及危及生命的急症,家長容易忽視大意,若不能及時取出,可能延誤治療,引起相關併發症。

因此,家長針對異物的最好辦法就是防範,首先糾正飲食習慣,飲食不宜過於匆忙,需仔細咀嚼,以防誤咽;其次改正小兒口含物品、食物玩耍的不良習慣;如出現食道異物,切勿使用飯糰、喝醋等民間土方法強行下嚥,需及時就醫,早診斷、早治療,降低食道異物相關併發症。總而言之,家長提高警惕,患兒才能安全,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文山州婦幼保健院開設育兒課堂 助寶爸寶媽知曉育兒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