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糖尿病患者應該都存在著這樣的困惑吧。從被診斷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時,就會被告知在飲食上要注意了。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只覺著吃的東西不含糖就可以了,對於其他的問題並不在意。其實不僅血糖達標,血糖波動小,也會減少對血管的損害,因此減少或延緩併發症。在糖尿病的管理中,飲食控制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那麼就來說說飲食的那些問題吧。

1.不吃含糖的食物血糖就低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不含糖的食物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其實不然。很多碳水化合物,我們的主食如米飯,饅頭,其次土豆,紅薯,芋頭等,在腸道消化吸收後造成血糖升高。其實包括土豆/紅薯等的食用量也應算在我們的主食量之中,從而保持每天每餐的主食含量基本相同,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動。平常有些人會吃一些不含糖的蘇打餅乾,認為這些食品不會影響血糖,其實我們被表面矇蔽了,大多餅乾基本是由麵粉製作而成,會被我們的身體分解產生葡萄糖而吸收,最終造成血糖受到影響,所以想要吃點餅乾作為零食的人可以在兩餐之間少量食用,並減少下一餐相應的主食量。

2.主食一點都不吃?

雖說極少的主食攝入會降低血糖水平,但這並非長久之策。我們身體能量的供應(尤其大腦)主要依賴葡萄糖代謝產生的能量,而葡萄糖的來源主要依賴於主食的攝入,因此主食攝入不足時,機體能量供應不能得到保證,從而影響工作生活狀態,不建議極少碳水化合物攝入或不吃主食的情況。合理的膳食不僅為機體供能,還為身體提供營養,因此進行飲食控制的人群,應每天儘量保證主要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均衡攝入。那麼即使有了糖尿病,也不是啥都不能吃 ,只要你合理分配,合理的替換,也是很有口福的。

3.僅僅控制營養物品質的攝入?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多項措施進行綜合管控,血糖/血脂/血壓一個都不能少。為保證各項指標達標,平常保證定時定量進餐,蔬菜水果/堅果/食鹽/酒精攝入量也應算在總量內。可適量增加新鮮蔬菜的量而減少一定主食量,食用堅果的人可適量減少炒菜用油的量。鹽的使用不合適常常影響血壓的達標,因此每人每天鹽量不應超過6克(也應包括調味品),可通過定量小勺輕鬆掌握鹽量,儘量減少鹽攝入而增加鉀攝入。酒精是另一影響因素之一,一般不推薦糖尿病病人飲酒,若飲酒的話應該計算酒精中所含的總能量;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男性不超過25克,15克酒精相當於啤酒350ml,葡萄酒150ml或蒸餾酒(白酒等)45ml,並且每週最多2次,不可貪杯呀。

4.水果還吃不吃?

因為水果中含糖,很多人會望而卻步。其實在血糖控制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在兩餐之間增加少量水果,並把水果的能量計入一天的飲食總量之中。簡單操作,可根據水果甜度對水果進行分割,甜度高的一小口嚐鮮,甜度低的1/4或1/2量足夠,一定適可而止,別讓長久血糖達標的好狀態付諸東流。

5.餐後的血糖好高呀?

很多人會有餐後血糖明顯升高的情況,而每個人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在其中影響不少。前面我們說到飲食的平衡,均衡三大營養物質的攝入,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定時定量進餐,可減少因飲食結構變化減少餐後血糖的波動。其次延長每次進餐時間;吃飯時主食放在吃菜之後或與菜混著吃都會使血糖緩慢升高,減少餐後高峰的出現。

很多時候,總以為血糖高了加片藥似乎就能解決,然而飲食控制是藥物使用的基礎,因此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做好飲食的管理非常必要。由於1型糖尿病患者幾乎不能分泌胰島素,飲食控制將更加註重精細化,保證定時定量進餐,以保持血糖平穩。希望所有糖尿病人都能以極強的自制能力做好飲食管理,輔助於降糖藥物治療,從而使得血糖得到平穩控制,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品質。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腫瘤病人為什麼需要長期服用槐耳顆粒抗腫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