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近日,

一歲的男童文文(化名)突然

臉色發黃、口脣發白,精神萎靡,

小便成了醬油色 ,

被緊急送到常州二院陽湖院區搶救。

檢查報告顯示,文文重度貧血。 醫生在詳細了解病史後,發現文文媽媽在一天前買了新鮮蠶豆 ,餵給文文吃了幾顆。根據檢查結果、臨床表現,醫生診斷文文為“蠶豆病”。所幸經過積極救治,文文終於轉危為安。

常州二院兒科主任萬瑜介紹,所謂蠶豆病 ,是在進食幹、鮮蠶豆或蠶豆製品(豆腐、醬油)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貧血, 患者體內缺乏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是發病的基本內因。該疾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發生在9歲以下的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其中男孩的發病率更高 。資料表明,3歲以下兒童患病率為70%,其中男孩比例更是佔到90%。

“患有蠶豆病的兒童,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患者會表現為頭暈、發熱、面板變黃、尿色變深等全身不適的症狀。而極重的蠶豆病,還會出現全身衰竭,包括重度貧血、神志不清、抽搐甚至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如果出現大量和較長時間的血紅蛋白尿、深度黃疸,不及時搶救的話,一般會在1-2天內死亡。 ”萬瑜介紹。

左邊為醬油尿尿樣,右邊為正常尿樣

眼下正是蠶豆上市的季節,蠶豆病在中國南方地區較為高發 。萬瑜提醒,做好篩查和預防,也無需太過恐懼,家有小寶寶又不確定孩子是否缺少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的家長,在第一次給孩子吃蠶豆時應儘量少量給予,並注意觀察孩子身體有無異常反應 ;如果孩子吃過蠶豆,出現了面板鞏膜黃、茶紅色尿等現象,建議及時就醫;有蠶豆病的患兒,在哺乳期間,媽媽也不要食用蠶豆和其製品,孩子在斷奶以後也都不建議食用蠶豆和蠶豆製品,豆製品最好也不要吃,以免其中含有蠶豆。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血脂就不能吃肉嗎?大錯特錯!吃對了這2種肉,反而利於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