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能活多久?《易經》中早就算好了生命週期,關鍵在兩個年齡段

人的壽命究竟有多久?這似乎是人類一直不斷探索的話題。

中國有句老話,叫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因為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一般只有30歲左右,47歲即謂"晚途"了。

然而,近代有西方科學家根據體力、情緒以及細胞,稱一個正常人一生細胞分裂的次數是50次。每分裂一次的週期為2.5年,所以,一個人最多可以活到125歲。不過也有例外,據說英國有位老人就活了209歲……

相信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時間久一點,從古至今,都不缺乏研究如何長壽之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長的壽命。

但是人到底能夠活多久?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時間長有的人活得時間短?

易經中長壽的祕訣

作為研究易經的集大成者之一的孔子,他曾經就對於人體週期就有一些心得,比如說他認為: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實指的就是人在不同年紀的不同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在他眼中10歲可以算作是一個週期,而在這期間人的氣血逐漸轉衰,這樣一個過程符合人體的定律。

而《易經》中提到的兌卦和艮卦,它們所代表的的數字分別是7和8,在八卦中,7表示少女,8則是少男,人的生命週期很多都與7和8這兩個數字有關。

這個並不是隨便說的,而是在醫學奇書《黃帝內經》中也記載過的,而且現在的科學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說法,比如說以七年作為一個週期的女人,一般在21歲到28歲,是身體的巔峰時期,之後慢慢下滑。

到四十九歲的時候,身體就越來越差了。身體內各項機能在發生變化,容顏漸漸地老去,而且超過四十九歲之後基本也沒有辦法再生兒育女。

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年齡段

在《易經》中,還有一句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其中七十三、八十四分別是孔子和孟子的壽命,然而經過數千年的發現,很多老人都在這兩個年齡段去世,因此一些研究易學甚至是現在的科學工作者,都認為7或者8就是生命迴圈的一個關鍵週期,這兩個年齡段的人要謹慎。

處在這兩個年齡段的人,要格外注意身體情況,因為這是生命週期中的兩個大坎,自這段期間,人應該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才是最生命最負責任的表現,也是《易經》中的真諦。

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馬雲則認為,職場人都該去《易經》裡拜拜師;

還有人說,看懂《易經》,何愁看不透人心?

近現代科學家由於《易經》啟示而獲得諾貝爾獎者已有4人,如法國的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丹麥玻爾的相生相剋原理,美國的楊振寧、李政道的不對等原理等。

可以說,易經成就了無數中外科學家!還有人說,易經就是中國古代的大資料!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它可以幫助我們預知規律,利用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紅火,職場中,學到易經智慧,升職加薪就更進一步了,生活中,學到易經智慧,可以讓家庭更加幸福美滿,日日子越過越紅火!

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階的為人處世:“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易經》可以啟迪智慧,提供關鍵時刻的破局之道:處於逆境中,我們會明白“否極泰來”;生活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我們會知道“有損有益”......

但是很多人跟我說,這《易經》真的很難讀懂,尤其是剛入手的小白,根本看不懂,我都會推薦大家看一看《圖解易經》,將深奧的文言文用白話文的方式講給你,將深奧的智慧用圖解的方式畫給你。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圖解易經》只需要56元錢,就是一頓飯錢,卻能讓自己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趕緊看 看 看 做到以下幾點讓您和您的孩子遠離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