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說起一日三餐,早餐是絕對繞不過的話題 ,很多人非常注重早餐,但不吃早餐的也大有人在。但無論如何,大家都非常認同早餐的重要性。

關於早餐是否重要的提問,幾乎能得到100%的肯定答案。不吃早飯的危害覆蓋了身體健康的方方面面,從影響精力水平,導致工作與學習效率降低,到體重增加,再到增加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風險……很多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1)不吃早餐會增加心臟病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後的早亡風險。——《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學刊

(2)沒時間或不習慣吃早飯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日本東京大學

(3)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2%、全因死亡率增加25%。——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4)長期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患膽囊結石。

人們會驚呼,不吃早餐果然危害巨大,一定要重視起來。但如果只認知到這一步,還是遠遠不夠的,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也許並不是事實的全貌。

上文說過的四點的健康問題,不僅僅源自於不吃早餐。

(1)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學刊的同一項研究中表明,除了不吃早餐,晚餐吃得太晚也會增加心臟病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後的早亡風險。

(2)當無法得到足夠碳水化合物供給的時候,血糖下降,腎上腺素及皮質醇水平升高,所以會產生焦慮、抑鬱的情緒,這不只限於早餐。你在那些通過戒掉碳水化合物來減肥的人身上會明顯感覺脾氣差的現象。

(3)即使每天按時吃早餐,但如果過多食用如紅肉這樣的食物,同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長期處在空腹的狀態就會誘發膽結石,這同樣不僅限於早餐。

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按時吃早飯的人比不吃早飯的人顯得更健康呢?這是因為吃早餐的人往往作息更規律、有更好的睡眠和飲食、運動習慣更佳、並且少有吸菸、酗酒的習慣,因此他們的健康狀況要更棒。

當然這並不是想證明早餐不重要,而是想說明早餐不是唯一需要重視的。比如很多人為了減肥會選擇不吃或少吃晚飯,這很可能會影響睡眠的品質,同樣是對健康的損害。

而即使每天按時吃早餐,如果主要是以外賣食品或各種加工食品胡亂對付一下的話,對健康也可能會產生負向的影響,更不要奢望讓自己開啟精神充沛,元氣滿滿的一天了。

那麼,理想的早餐配餐策略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主流的觀點。

觀點A:早上機體對血糖控制能力優於其他時間,所以早午飯攝入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高一些,晚上少吃點主食。尤其對於用腦較多的人群,比如學生黨,葡萄糖是大腦唯一的供能物質,更多碳水化合物意味著更多的供能。

觀點B:早午餐少吃或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晚餐再吃點主食,有利於全天的精力充沛。對工作壓力較大的人更合適,比如說上班族,我目前就是採用這種飲食方式。

這兩個觀點只是在對待碳水化合物的配置上有所不同,都是合理的飲食策略。當然,你肯定還看到過更多的早餐“祕籍”,比如說早餐的蛋白質應該怎麼吃,蔬菜應該怎麼吃,或者什麼食物應該多吃,哪些食物又不能吃等等。

這樣的理解都多少有些片面,合理的飲食策略應該本著先整體,再細節的原則。

首先要掌握的是我需要多少能量,多少營養,再把其他的專業觀點、知識點結合自己身體的情況融入到三餐的具體分配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需要職業營養師的幫助,大多數人還是無法獨立完成三餐的優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生活防癌|4種蔬菜食用前一定要焯水,以防出現食物中毒或者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