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2015年,中國按照國際通用的營養不良篩查標準,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5個城市中的65歲以上老人進行營養狀況調查後發現,超過50%的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這5個城市都是發展較好、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農村的情況一定更為嚴峻。如果統計80歲以上老人營養情況,營養不良比例可能更高。很多老人都是乾瘦,細胳膊細腿,就剩一層皮了,看著真讓人心疼。

胃口好、嘴壯,基本上是所有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這也反映出吃飯對於老人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調查顯示,中國老人每日固體食物攝入量只有800克左右,遠達不到1200克~1500克的要求,這也讓很多老人陷入營養不良的境地。

老人的身體情況有一定特殊性,比如人上了年紀,能量需求明顯下降,但葉酸、維生素B6等營養素的需求反而會增加,飲食結構差是導致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導致老人營養不良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1、咀嚼能力下降。老人口腔問題較多,牙齒過敏、牙周炎、牙根鬆動、脫落等都會影響進食和消化。

2、消化能力衰退。90歲以上老人的消化能力相當於5歲小孩,百歲老人則相當於2歲小孩,這會直接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3、味覺功能衰退。年老後,味覺功能可能比年輕時下降80%,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導致沒有胃口。

4、心情不好。老人常因退休、喪偶、孤獨或者兒女不孝等事感到情緒低落,從而導致食慾不振、消化功能紊亂。

5、疾病限制營養攝入。比如慢性腎病、肝病會限制蛋白質攝入。長期用藥也會影響食慾和營養素的吸收。

6、行動不便。老年人如果失去自行購物或自制膳食的能力,胃口也會大大降低。

7、捨不得吃。很多老人習慣節儉,什麼便宜吃什麼,甚至只吃主食,從而導致營養不良。

“從60歲開始注意補充營養,生命最後10年會幸福很多。”專家建議,可以從以下6方面為老人的營養狀況把關。

1、首先要轉變觀念,用老年人的方法管理老年人就會導致營養不良。以BMI肥胖指數為例,如果要求老年人達到24以下,很多老人可能因此減肥,從而誘發營養不良。實際上,最新的國際研究均表明,老人只要把BMI控制在26以下,越胖越健康,因為抗打擊能力強,也經得住消耗。

2、遵循“十個拳頭”原則。人老了,嘴壯能吃就是福。要積極採取措施,提高老人的食慾,幫老人攝入多樣化的食物,特別是補充一定量含優質蛋白的動物性、大豆類食物。老人最好做到每天吃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的肉類,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保證兩個拳頭大小的豆製品和奶製品;每天吃不少於五個拳頭大小的蔬菜和水果。除了吃夠上述四類食物,還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做到穀類兩到三種、肉類一到兩種、蔬菜五到八種,最好再吃一些混合堅果,20克左右為宜。

3、增加用餐次數。有些老人長期進食攝入不足,機體不耐受食物的數量變化,所以增加食物品種和數量時最好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要給消化系統一個適應的過程。一次進食較多不易消化,一天可吃4~5餐,利於吸收。

4、學會使用營養評分表。3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10公斤、短期內食物攝入量減少40%以上、小腿圍低於31釐米,這些表現都說明存在營養不良風險。國際上針對老人營養特點,制定了一個通行的營養評分表,可以篩查老人營養不良,建議個人、養老機構等學會使用該表,對老人營養不良早篩查、早干預。

5、科學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魚油、卵磷脂等營養補充劑,的確可以抗衰老、提高免疫力,但必須謹慎購買,最好諮詢醫生後再結合自身情況補充。建議到醫院或藥店購買,謹防被不良商家忽悠。值得提醒的是,65歲到75歲服用營養補充劑的效果最好。

6、老人還要經常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保持好心情,有助於促進食慾,保證進食量,預防營養不良。

希望上述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祝大家生活愉快。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龍精虎猛的養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