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本文醫學指導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教授彭康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降水明顯增加,春雨綿綿,有利於穀物生長。穀雨時節溼邪為患,人們很容易出現食慾不佳、身體困重、頭重、關節肌肉酸重等不適,此時需要祛溼防溼,適當運動,適當出汗,改善代謝,導溼外出。

春季,肝木旺盛,肝木克脾土,脾氣衰弱。而在穀雨前後,脾胃逐漸旺盛起來,消化吸收處於良好狀態,所以這時正是補養身體的大好時機。穀雨進補,一般從兩方面入手,食補和藥補,而有一味中藥兼具食、藥兩性,可達到藥食同補的效果。這味藥材就是薏苡仁,市民經常會用薏苡仁煲湯,殊不知薏苡仁還有如此大功效。

初識薏苡仁

薏苡為禾本科、薏苡屬草本植物,其乾燥成熟的種仁稱為薏苡仁,又名薏米,是藥食兩用之物。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教授彭康介紹,薏苡仁性味甘、淡、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利溼、除痺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可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溼痺拘攣、脾虛洩瀉、肺癰、腸癰、扁平疣等的治療。

在日本,薏苡仁主要用於保健食品的生產,如苡仁米茶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薏苡仁及其化學活性成分具有抗腫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作用。薏苡仁提取物現已廣泛應用於胃癌、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抗腫瘤藥物康萊特注射劑正是從薏苡仁中提取的。

熟的薏苡仁才進補

薏苡仁因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和麩炒薏苡仁,它們的功效也各有側重。

生薏苡仁 藥性偏涼,《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歸肺經、脾經、大腸經,利水滲溼的功效最為顯著,還可以除痺止痛。炒薏苡仁 用小火將薏苡仁炒至金黃色,藥性偏於平和,健脾利溼均可,特別是脾虛溼盛,出現頭昏、四肢酸重等症狀者選用,尤為適合。麩炒薏苡仁 將麩皮與薏苡仁同炒,健脾止瀉作用較強,可用於經常腹脹、腹瀉、食慾不振者。

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有“生瀉熟補”一說,穀雨選用薏苡仁進補則需根據自身體質或症狀選用炒薏苡仁或麩炒薏苡仁,避免使用生薏苡仁。

選購薏苡仁注意這幾點

在市面上,薏苡仁的加工製品有很多,那麼,哪種薏苡仁效果最好,應該如何挑選呢?彭康表示,薏苡仁品種來源單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只要購買的是正規廠家生產的薏苡仁,效果相差不大。

不過在選購時,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聞一聞:薏苡仁一般會有米香味,很多人以為薏苡仁屬於中藥,有中藥味是正常的。但其實,如有中藥味,或其他異味如黴味、樟腦丸味等,均屬不宜購買。咬一咬:薏苡仁為幹品,咬在嘴裡應該有破碎的響聲,否則說明已經受潮,容易變質,保質期較短。

彭康提醒,一般薏苡仁以質堅硬、斷面平坦、白色、粉性、氣微、味淡、微甜、粒大充實、無破碎者為佳。此外,需注意,薏苡仁買回家後需要低溫、乾燥、密封、避光儲存,可將薏苡仁密封后放在冰箱冷藏儲存。

推薦食療方薏苡仁進補 粥湯為首選

薏苡仁的吃法有很多,市面上售賣的薏苡仁的相關製品五花八門,如薏苡仁糕、薏苡乳精、薏米粉、薏米酒等。但是從養生保健和穀雨進補的角度出發,仍然建議用薏苡仁煮粥或煲湯為宜,可與赤小豆、紅豆、白扁豆、山楂、茯苓等配合使用,進補效果更佳。

薏苡仁紅豆茯苓粥

材料:薏苡仁100克、紅豆100克、茯苓5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浸泡4小時,加水煮沸後,轉小火,煮至熟透即可。

薏苡仁赤小豆鯽魚湯

材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15克、鯽魚一條(約200克)。

做法:將薏苡仁、赤小豆洗淨後浸泡30分鐘,鯽魚洗淨,用少許生薑稍煎去腥,加適量清水,放入薏苡仁、赤小豆,大火煮沸,轉小火熬30分鐘即可。

編輯/黃旭君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慢阻肺患者警惕!預防春季慢阻肺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