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飲食油膩就是造成

脂肪肝和“三高”疾病的主要元凶,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跟肉類徹底決裂,

把素食視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告訴你,

只吃素食也會吃出“三高”……

血脂太高的人,身體有4個表現

1、眼瞼長黃色的疙瘩。這種情況在中老年人身上特別準!

一旦中老年人血脂高了,很可能就會在眼瞼周圍長出黃色的疣,此時最好抓緊時間去查個血脂。

2、食慾不好。有這種表現是因為高血脂會引起脂肪肝、導致肝臟腫大,影響肝功能的正常執行,就會出現食慾減退。

3、經常頭暈、發麻。血脂高了,血液就會粘稠,使血管內徑變窄,一旦影響腦部供血,就會出現頭暈、迷糊這種狀況。

4、腿肚子抽筋。一方面,高血脂人群體內膽固醇太高、無法正常代謝,就會聚集在周圍肌肉中,刺痛肌肉收縮,導致抽筋。

另一方面,高血脂容易讓血管變窄,讓小腿處因為供血不足而抽筋。

吃素也會得三高

目前,中國素食者大約有5000萬人,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全素食,即完全不吃動物蛋白;一種是半素食,即不吃肉,但吃雞蛋和牛奶。然而,無論是哪種素食人群,每年都有不少的高脂血病患者被確診。

很多人魚肉蛋奶一口都不吃,只靠澱粉(糖)、油、鹽、糖來彌補,再加上精白主食吃得多,久而久之,原本健康的飲食搖身一變成了“三高”菜餚。

而且脂肪並不是只存在於肉類食物中,瓜子、芝麻、花生等素食中也含有較高的植物脂肪。

所以,只在食材上選擇吃素食,對於防治“三高”的意義並不大。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醫師夏志偉:

素食為主的飲食方式確實有利於健康,但並不等於全素食。

特別是,長期吃素食容易引起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有參與調節糖、脂代謝,使其轉化為熱量而消耗的功效。

缺乏B族維生素則會影響糖、脂代謝,影響能量消耗,嚴重者還可能會導致動脈硬化。

此外,長期吃素會造成體內缺乏蛋白質、鐵、鋅等營養元素,從而導致營養失衡等各種身體異常現象。

怎樣吃素可以吃出健康?

有很多高血脂患者都有同樣的困惑,我平時吃得很清淡,很少吃肉類和葷菜,為什麼血脂就是降不下來?

這是因為,膽固醇是血液中一種類似脂肪的物質,只有三分之一的膽固醇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另外三分之二的膽固醇是由人體自身,主要是靠肝臟合成的。

“三高”的原因不只是吃進去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也有缺乏運動的問題。

素食的確有益健康,但過猶不及。其實,最佳的吃素方式是這些:

1、堅持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不動搖,菜餚是否清淡健康,烹飪方法是關鍵。油每天攝入量為25-30克,鹽每天攝入量為5克,糖每天攝入量在20克以內。

2、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不吃肉的人也可選擇雞蛋、奶等替代肉類供應動物蛋白質,以滿足身體需要,來保持營養平衡。

另外,在吃素的同時要攝入更多的黃豆、豆腐、豆乾等豆製品,以及各種穀物雜糧,這樣才能提高蛋白質的吸收率。

3、蔬菜要吃夠、水果要適量。每天吃1斤左右的新鮮蔬菜,而且要多吃深色蔬菜,如油菜、菠菜、生菜、空心菜、西蘭花等。

水果有助於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但要注意糖分問題,一般來說,每日攝入量在200~300克就夠了。

4、可以食用一些魚肉、蝦肉、雞胸肉。因為這三種都屬於高蛋白、低脂肪肉類,很適合“三高”人群食用。

5、適量吃點堅果。堅果能降低心血管發病風險,核桃、杏仁、開心果、花生等堅果富含膳食纖維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還能改善血脂。

不過堅果能量高,建議三高病人每天吃一把(帶殼的量)。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醫師夏志偉:

脂肪和蛋白質可以延緩胃排空,讓餐後的血糖高峰變得平緩。

素食情況下,澱粉類(主食)快速進入腸道,血糖高峰往往迅速來襲,而且還會忽高忽低,血糖反倒不易控制。

另外,對營養有特殊需求的人,比如肝、腎功能有代謝性疾病的患者,還有手術後需要休養的患者,在不能保證營養攝入均衡的情況下,不建議吃素。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放屁等於排毒?導致屁多的3個習慣,建議一個也別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