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陽虛體質

體質特徵:陽虛質人多畏寒怕冷,尤其是頸背腰腿部怕冷。冬天手足冰涼。面板偏白,肌肉不結實。喜食熱飲,稍吃涼食就感不適甚至腹瀉。大便稀溏,易患五更瀉。性格沉靜內向,喜歡安靜,耐夏不耐冬。

形成原因:先天不足或病後陽虧,或年老陽衰,亂喝飲冷,濫用涼藥。

發病傾向:發病多為寒證。易患痰飲、腫脹、咳喘、腹瀉、性功能下降、痺病(關節炎類疾病)等症。感邪易從寒化。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溼邪。

保健原則:飲食宜溫陽益氣,起居要保暖,運動應避風寒。

起居養生: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適當午睡;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居住環境避寒就溫,多晒太陽,多泡溫泉,勤泡腳。夏天不宜劇烈運動,以免大汗亡陽。切忌連續熬夜損傷元氣。房事應有所節制。冬天要選天氣好的時間戶外活動,避免寒冷損傷陽氣。多運動,可散步、打太極拳升發陽氣。

飲食調養:多食溫補陽氣及甘溫益氣食物如牛羊肉、狗肉、鹿肉、蔥、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桂圓、荔枝、腰果。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綠茶等及各種冷飲。夏勿貪涼,冬宜溫補。藥膳可選用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15克、生薑五片、羊肉100克)、韭菜炒胡桃仁(胡桃仁20克、韭菜30克)。少吃油鹽。

藥物調理:宜酌情選用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杜仲、菟絲子、狗脊等中草藥。腎陽虛者可選用中成藥金匱腎氣丸,脾陽虛者可選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堅持每晚用約45度熱水泡腳15分鐘。平時可按摩氣海、足三裡、合谷、湧泉穴。艾灸關元、大椎、命門穴;拔罐肺俞、風門穴。

精神療養:平時多聽一些激昂,高亢、豪邁的音樂,防止悲愁憂慮和驚恐。廣交朋友,善於與人溝通,以調節自己的情緒,樂觀向上,避免消沉。

陰虛體質

體質特徵:陰虛質的人多體形偏瘦,手足心易發熱,臉上時有烘熱感,面頰潮紅或偏紅,面板乾燥,口舌鼻孔乾燥,眼睛乾澀,大便乾燥。性情急躁,容易失眠。舌紅少苔或花剝苔,脈細數。

形成原因:先天不足,久病失血,縱慾耗精,積勞傷陰,過食辛燥。或源於父母孕育時體弱,或年長受孕、早產,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

發病傾向:易患長期低燒及複發性口瘡等病。易虛勞、不寐、便祕、失精、消渴。不耐暑、熱、燥邪。

原則:食宜甘潤,藥宜養陰。避免過度勞累,忌熬夜,運動勿太過。

起居養生: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適當午睡;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炎熱夏季注意避暑,避免劇烈運動。鍛鍊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居室環境宜安靜。應穿淺顏色散熱透氣性好的棉織、絲綢衣服。房事應有所節制。鍛鍊身體適合柔緩運動,不宜做汗出太多的劇烈運動,可打羽毛球、太極拳、散步等,以靜為主,動靜結合。

飲食調養:多食甘涼滋潤食物如綠豆、冬瓜、芝麻、百合、銀耳、蓮藕、木瓜、無花果、茼蒿、菠菜、雪梨、石榴、葡萄、檸檬、蘋果、梨、香蕉、鴨肉、海蔘、蟹肉等。少食溫燥辛辣香濃食物如羊肉、狗肉、蔥、姜、蒜、辣椒、韭菜、葵花子、酒、咖啡等。藥膳可選用沙蔘粥(沙蔘15克、粳米100克、冰糖5粒)、百合粥(粳米100克、百合15克、白砂糖10~20克)、枸杞粥(枸杞20克、粳米100克)、桑椹粥(桑椹30克、粳米60克)及銀耳山藥蓮子粥、雪梨百合膏等。少吃油鹽。

藥物調理:藥物可選用沙蔘、麥門冬、天門冬、百合、山藥、烏梅、玉竹、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蓮草、生地黃、熟地黃、黃精、枸杞子、桑椹、燕窩、冬蟲夏草等藥物。中成藥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逍遙丸等。因養陰藥物多滋膩,久服傷胃,故不宜久服。常自行按摩太溪、三陰交、照海穴、湧泉穴。

精神療養:陰虛證者多性情急躁,故應養成冷靜、沉著的性格,保持穩定心態,切忌急躁從事,少與人爭論以減少激怒。遵循"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的養生法。少參加競賽性的文娛活動,多聽些舒緩的輕音樂,以緩解緊張情緒。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痺痛方治療各型關節疼痛,屈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