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近期釋出的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指出,堅果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素。一般人群可適量攝入堅果,建議每週吃50~70 g。

針對美國三項大規模佇列研究的一項最新分析表明,對於成年人來說,一段時間內如果堅果攝入量增加,未來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會明顯降低。

如果堅果攝入量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心血管病發生風險則會增加。

研究者認為,該研究說明,經常吃堅果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病風險,包含堅果的飲食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

對於以前從來不吃堅果的人來說,現在開始吃也能預防心血管病。

他們建議,可以將日常飲食中的相對不那麼健康的食物用堅果來替代。

該分析覆蓋了19萬名成年人。每4年調查一次吃堅果量,評估4年期間堅果攝入量的變化與未來4年內心血管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

結果顯示,4年期間每天堅果攝入總量每增加0.5份(1份樹生堅果或花生大約為28 g),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風發生風險分別降低8%、6%、11%。

與4年期間一直不吃堅果的人相比,堅果攝入總量增加(每天≥0.5份)的人未來4年發生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風的風險分別降低25%、20%、32%。

與4年期間堅果攝入量保持不變的人相比,堅果攝入量減少(每天≥0.5份)的人未來4年發生心血管病、冠心病、中風的風險分別增加14%、6%、28%。

該分析還顯示,4年期間每天樹生堅果、核桃、花生攝入量每增加0.5份,未來心血管病發生風險分別降低10%、17%、9%。

每天樹生堅果、花生攝入量每增加0.5份,冠心病發生風險均降低10%。

每天核桃攝入量每增加0.5份,中風發生風險降低20%。

[1]Changes in Nut Consumption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mong US Men and Women: 3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J Am Heart Assoc, 2020, 9: e013877

[2]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 中國迴圈雜誌, 2020, 35: 209-230.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清明養生,應與自然“同氣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