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式。隨著溫度的逐漸上升,不少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春季的養生方式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人的養生意識逐漸覺醒,但是很多人在養生的過程中,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思維定勢”,也就是人們容易將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認為是養生常識。但是在生活中,有些認知並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春季養生,這3點誤區要避免,你中招了沒?看完後就別在做錯了。

1.放任“春困”

很多人都對“春困秋乏”不陌生吧,到了溫暖的春天,瞌睡蟲就彷彿是在身體內部久居,不到時間不會輕易離開。從養生的角度來說,人們若想要身體更健康,就需要用堅強的意志將“春困”壓下去。在春天,如果一感受到睏意就去睡覺,不僅緩解不了疲勞感,還會讓身體越睡越累。並且睡覺的時間太過頻繁,還容易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從而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

2.飲食不清淡

冬天容易上火,所以很多人在冬天都會對飲食加以管控,做到儘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但是到了春天,不少人就開始放鬆警惕了。即使是到了溫暖溼潤的春季,人對於飲食的把控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經常食用口味比較重的食物,就容易對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清淡的飲食並不等於吃素,即使是為了養生,飲食方面也應該做到營養全面。

3.盲目“春捂”

不少人認為“春捂秋凍”可以更好地適應酷暑和嚴寒,但是這樣的方式並不完全提倡。“春捂”不是盲目的多穿,“捂”的重點在於後背、腹部和雙腳。並且穿衣的厚度要根據天氣溫度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更利於身體健康。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男性的4種行為,使“陽氣”嚴重流失,不妨了解下,沒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