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吃粗糧?

相信很多糖友都有這樣一個觀念,覺得只吃粗糧對血糖好。由於粗糧裡面的膳食纖維可以降糖、調脂、通便,所以被不少糖友奉為控糖良品。但是這不代表可以完全用粗糧代替細糧。

吃粗糧能控制血糖嗎?

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很簡單,粗糧與細糧最大的不同在於膳食纖維含量高,膳食纖維能減緩機體對葡萄糖的吸收,吸收得慢,血糖就升得慢。

吃粗糧血糖不降低的原因

為啥別人吃粗糧血糖變好了,我吃了沒用呢?真是欲哭無淚啊!原因有這麼幾種。

原因1 讓粗糧變成高脂肪食物

就像玉米麵貼餅子,用油煎出來的,油脂含量高、熱量高。

類似的像雜糧煎餅、粗糧麵包。

另外這種玉米餅為了口感好,多用一半玉米麵加一半糯米麵來加強細膩感。

玉米麵升糖比玉米碴快得多,糯米麵這種粘性的麵粉,升高血糖比白麵粉還快。

原因2 總量突破

各種糧食的澱粉含量和熱量差異並不大,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在70%~80%之間,攝入後在體內最終會轉化為葡萄糖。

不能因為是吃粗糧就突破總量限制。

原因3 精細加工

將粗糧長時間浸泡後再煮。

使用電砂鍋里長時間燉煮。(粗糧越軟爛,升糖越迅速)

早餐吃五穀雜糧糊。(粗糧糊升高血糖的作用比大米粥還強)

粗糧反覆加工。比如把紅豆反覆煮的豆皮全部去掉,搗成特別細膩的豆沙,豆皮中的膳食纖維全扔了。(吃這種紅豆等於吃澱粉)

原因4 搭配不佳

比如,煮雜糧粥時不放白糖,卻加點桂圓、紅棗、葡萄乾等,這些食材含糖量很高,多超過70%,比西瓜、荔枝、甜瓜等水果含糖量還要高。

或者是吃粗糧時沒有搭配大量的蔬菜。

每日吃夠500克以上蔬菜(一半為綠葉菜)是血糖穩定的保障。這樣吃粗糧才能控餐後血糖。

吃粗糧血糖反而不降低的原因多見於上述這幾種情況。

常見的粗糧有哪些?

精米白麵為細糧,粗糧包括: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養麥、藜麥、綠豆、紅豆、黑豆、紅薯、山藥、馬鈴薯等。

1.吃粗糧比吃細糧升血糖慢

醫生護士常會建議糖尿病患者適當吃點粗糧,就是因為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一種多糖類物質,不會被人體吸收,也不產生熱量,所以,吃了不會明顯升高血糖。

但是,有些患者就天天吃粗糧,甚至一天三餐,一次吃兩三個饅頭,那就失去了吃粗糧的意義。

粗糧中的膳食纖維摻合在細糧中,可起到延緩血糖升高的作用,吃多了,粗糧中的非膳食纖維成分同樣會產生更多的熱量。

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吃粗糧的時候,只是比同等量的細糧多吃幾口而已,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最好粗糧細糧搭配著吃,交替著吃。

2.吃雜糧主食比吃純糧主食升血糖慢

雜糧饅頭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糧食磨成麵粉做成的饅頭,如將蕎麥麵、小麥面、玉米麵、豆麵等,其中的兩種或三種,甚至四種,或者更多的麵粉摻合起來做成的饅頭,比單純用一種麵粉做成的饅頭營養豐富,還升血糖慢。

如果在雜糧饅頭中加入部分菜葉,如芹菜葉等,升血糖更慢。

雜米飯也是這個道理,將大米、小米、豆類或其他米類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米混雜在一起,蒸米飯,要比單純蒸白米飯升血糖慢。

若在蒸雜糧米飯的時候加入幾塊胡蘿蔔、南瓜等,還能補充一些維生素等。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搭配粗糧呢?

不同糧食中所含的澱粉和熱量差異並不大,如100克糧食的澱粉含量都在70%-80%之間,而雜豆也在60%左右。

所以說,吃相同數量的雜糧和精白大米,攝入的澱粉量也應差不太多。

但是粗糧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所以餐後血糖升高慢。加上粗糧的升糖指數比較低,所以市面上的“糖尿病食品”很多也是由粗糧製成。

但是長期吃粗糧,會增加腸道負擔,影響蛋白質和營養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營養不良,反而對身體不利。

正確做法:粗糧可以吃,但沒必要矯枉過正,全部以粗糧為主並不可取。粗糧的量可以佔主食的1/3,比如蒸米飯時,放一些燕麥或者蕎麥。

不論哪種粗糧,都應以蒸、煮等少油、少鹽的烹飪方法為佳。

避免加入大量油脂、糖、大量白麵粉、米粉、純澱粉等。

胃腸不好的人吃粗糧可採用發酵或用高壓鍋煮。(可以使粗糧更容易消化吸收,減少腸道刺激)

吃粗糧時,如果想獲得更好的餐後血糖,前提條件是用同樣量的粗糧來替代白米和白麵。

最好能比此前所吃的糧食總量略有減少。比如,原來每頓吃150克米飯,現在改成50克白米+50克粗糧的混合飯,血糖會更好。

提示:

粗糧裡的膳食纖維進入腸道後吸水膨脹,產生更強的飽腹感,所以吃粗糧比吃細糧更有飽腹感。

健康吃粗糧,避免胃不適!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二科 魏婷婷

配圖:網路(侵刪)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月經不調的辯證和鍼灸方法,讓姨媽不按時來的您青春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