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馮叔患糖已有二十餘年,最近經常感到全身乏力、心情煩躁,稍微活動一下,累的感覺就更明顯了。到醫院檢查時,醫生告知馮叔說,這些症狀是營養不良所致。馮叔感到很奇怪,自己一直三餐正常,家裡人吃什麼自己就吃什麼,甚至有時還會加餐,為什麼會營養不良呢?

三餐正常不等於營養均衡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韓亞娟指出,營養不良是糖友的常見問題,其中大多數營養不良與飲食習慣有關。首先是飲食控制過度,糖友因為擔心進食過多影響血糖,所以在就餐時束手束腳,過度控制,從而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案例中的馮叔三餐都正常,說明可排除飲食控制過度可能,但這也並不等於馮叔三餐飲食結構一定合理,所以首先要確定其有無挑食和偏食。

韓亞娟指出,三餐正常不意味著三餐均衡。目前,很多家庭都無法達到三餐飲食均衡的標準,但只有三餐均衡才能保證營養的充分、均衡攝入。專家建議,糖友預防營養不良或是在出現營養不良症狀後,最應該做的是保證均衡飲食,即每天攝入四大類食物,即谷薯類、菜果類、肉蛋奶類、油脂類(包括堅果等),避免挑食和偏食。

血糖不穩,營養物質流失

雖然多數糖友營養不良與飲食習慣有關,但除飲食以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糖友營養不良。如果馮叔三餐正常,並且沒有偏食、挑食習慣,營養攝入均衡,那麼可考慮以下兩種因素。

一是血糖控制不好,糖友血糖不穩或是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由於電解質問題,血液中的鈣、鉀、鈉等營養物質就會從尿液中流失,從而導致營養不良。

二是胰島素不足,胰島素除調節血糖的作用外,還有促進脂肪與蛋白質合成的作用,糖友體內胰島素不足,則脂肪與蛋白質難以合成,而能量消耗還在分解脂肪與蛋白質,分解多餘合成,自然會出現營養不良。

韓亞娟建議,馮叔應進一步檢查血糖狀況和胰島素水平,確定營養不良的罪魁禍首,並進行鍼對性治療。如是血糖控制不佳所致,則需加強血糖監控,如胰島素不足所致,則需接受胰島素治療。

預防營養不良,勿盲目用補劑

不少糖友因要控制飲食,擔心出現營養不良,所以會預防性地服用營養補充劑,如補鐵劑、鈣片、複合維生素等,但韓亞娟指出,這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一般情況下,糖友在出現營養不良時會有症狀提醒,如體重驟降、渾身乏力、情緒煩躁、焦躁、勞累感、有低血糖的症狀等。此外,抽血檢查出現尿素氮偏低、尿酸偏低、血脂偏低等,也可能提示營養不良的可能。如沒有上述情況,則不要胡亂服用補充劑。韓亞娟提醒,只有確定某一營養素極度缺乏時,才能有針對性服用補充劑。

韓亞娟表示,食物的補充永遠優於補充劑。 一般情況下,即使確診營養不良,經過一段時間的均衡飲食,即可有效改善,無需額外補充。尤其是非飲食控制過度引起的營養不良,只要針對病因治療,如控制好血糖或打胰島素,即可改善營養不良狀況。

溫馨提醒

長期服用二甲雙胍,補充維生素B12

除了上述三類原因會導致糖友營養不良外,還有一些藥物可能會抑制某些營養素的吸收,糖友也需提高警惕。如二甲雙胍的說明書中就指出,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可能會造成維生素B12的缺乏,而維生素B12是神經系統發育、以及維持神經功能的必備維生素,所以糖友如果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應注意補充維生素B12。

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韓亞娟

編輯/殷鑫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注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不同時期飲食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