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王先生最近血糖總是居高不下,空腹血糖9.0-11.5mmol/L,餐後血糖17.5-19.6mmol/L。醫生在詳細問診後發現他的飲食以肉食為主,幾乎每頓飯都以肉類和海鮮為主,蔬菜水果基本不吃。醫生建議他先改變飲食習慣,最近這段時間以素食為主。

一個月後,王先生回院複查,空腹血糖5.8-7.5mmolL/L,餐後血糖10.3-13.5mmol/L,而且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適當吃素食不僅有助於降低血糖,還可以獲得很多健康益處。

1.降低血糖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曾刊登過一項新研究,與素食患者相比,肉食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要高2倍。素食飲食中含有較多植物活性成分,如大豆磷脂,能促使胰島素的分泌,有利降低血糖。一些以素食飲食為基礎的人甚至能夠減少或停用降糖藥。

2.降低血脂

素食含豐富膳食纖維,可干擾脂質吸收,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防止膽固醇進入血液。植物油中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加速膽固醇代謝,減少內源性膽固醇的水平。而且,以植物來源的食物幾乎不含膽固醇,減少了膽固醇的攝入。

因此,素食飲食有利於降低血脂水平。

3.降低血壓

葷食飲食中動物蛋白攝入較多,可造成肥胖、血管硬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素食飲食中動物性食物攝入較少,降低了超重和肥胖的發生風險,同時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

4.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

有研究表明,素食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如果使用植物性蛋白代替動物蛋白,還可以降低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風險。糖尿病腎病與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發展關係密切,素食飲食可以通過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從而降低高血壓風險。

5.降低血液黏稠度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度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由於血液黏度大,血流緩慢,使心臟、腦部產生缺血缺氧狀態,嚴重的可形成血栓,甚至造成心梗、腦卒中等疾病。

而素食者攝入動物脂肪少,並且素食有稀釋血液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度,預防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建議選擇蛋奶素食

奶蛋素食是指在全素食(不吃動物性食物)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吃一些乳、蛋類食物。這類飲食結構的特點與全素食相比,搭配更趨合理,可以保證營養素的均衡攝入。奶蛋素食不僅可以改善血糖,還能彌補全素食缺乏的營養素。糖尿病患者更適合選擇蛋奶素食。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時,可以選擇每週進行5天進行蛋奶素食飲食,另外2天進食適量葷菜,血糖恢復正常後,再逐漸恢復正常的飲食。每日進食肉量不超過100-150克,即2-3兩;首選魚肉等水產品,魷魚、螃蟹等高蛋白高脂肪水產品除外,其次是雞、鴨、鵝等家禽肉,最後才選豬、牛、羊等紅肉。肉食儘量去皮去肥油,肉食烹飪多選涼拌、清蒸的烹調方法,少吃油炸、油燜,少糖少鹽。

素食飲食推薦:早餐雜糧粥或者五穀豆漿配全麥雜糧饅頭,搭配涼拌蔬菜;午飯為五穀飯配時令蔬菜;晚餐為雜糧飯配時令蔬菜。兩餐之間可進食少量水果和堅果。每天都要有蛋奶製品。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一日三餐離不開油,油吃對了才叫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