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很多爸爸媽媽都繃緊了神經:孩子一發熱,一咳嗽,就開始憂心忡忡——難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了?

事實上,冬春季節本是普通感冒、流感的流行期,孩子出現發熱、乾咳、咽痛並不代表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很多呼吸道疾病也會出現同樣的症狀。

01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雖然孩子出現發熱、咳嗽不一定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如果有以下情況,需要警惕:

1)發病前兩週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

2)或發病前2周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有聚集性發病。

有以上流行病學史,若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建議到就近指定開設發熱門診醫院進行常規血常規以及流感病毒篩查,必要時完善胸片檢查,聽從醫生建議,遵醫囑治療。

0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傳播途徑與標準防護要點

具體防護措施(口罩佩戴、正確洗手方法、家庭消毒方法、衛生間消毒方法)等可點選成人防護推文了解: 醫療總監為您系統全面梳理新冠肺炎防護知識

03家長應如何幫助兒童科學防護?

— 儘量減少外出活動 —

因存在無症狀的感染者,家長需提高警惕。若家長外出,需規範佩戴口罩。回家後需先換衣、洗手清潔後再接觸孩子;儘可能不帶寶寶出門,如果出門,不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不走親訪友,謝絕熟人觸控寶寶或近距離對寶寶說話。

— 兒童飲食需注意 —

母乳餵養媽媽餵養前需洗手,如有呼吸道不適者戴口罩餵哺;兩歲以下寶寶的輔食儘量單獨製作,家長不能口腔嚼食後渡食給寶寶;家庭成員都需注意進餐禮儀,含有食物時不說話,進餐不大聲喧譁,以防止口腔分泌物飛濺;注意餐具衛生,建議家中每人單獨備碗筷,使用公筷分餐制,避免通過唾液交叉感染;家長不用手直接擦拭寶寶眼淚、鼻涕和口周食物殘渣,在沒有足夠防護措施下避免任何形式用手接觸寶寶眼鼻口部。

— 做好手衛生 —

不僅家長需勤洗手,也要督促孩子隨時保持手衛生。

告訴小孩手不要碰觸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尤其是電梯按鈕等頻繁碰觸的表面),在家裡也不要隨意亂摸是兒童防護重中之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摸之後、飯前便後都需要嚴格規範洗手。

可按以下步驟搓洗雙手:

— 家庭清潔消毒—

因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可使用紫外線消毒或在56度高溫下持續30分鐘來滅活病毒。紫外線殺菌殺病毒雖具有無色無味無化學物質遺留的優點,但操作時需注意安全,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人與寵物需迴避,以免眼睛和面板灼傷。

除此之外,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除了家居、廁所清潔消毒,孩子的玩具,學習、生活用品都需嚴格消毒,奶嘴、磨牙玩具和擦嘴毛巾加強消毒。

— 外出佩戴口罩—

1歲以下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1歲以上的建議選用符合國家標準GB2626-2006KN95,並標註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

兒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項:

1兒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2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兒童在保戴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3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居室整潔,開窗和經常通風,定時消毒,房間通風時可將孩子轉移到其他房間,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風時孩子受涼。同時需注意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

教導孩子注意咳嗽和噴嚏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如果來不及用紙巾,應將手臂遮擋自己的口鼻,再徹底清洗手臂),並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流動水洗手。

— 做好健康監測—

每天2次測量體溫,如有發熱要增加測量體溫的頻率。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痠痛等可疑症狀,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指導醫生

夏凱莉

廣州和睦家醫院醫療總監、兒科醫生

夏凱莉醫生在中國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兒科學碩士學位和兒科學博士學位,並在美國喬治亞醫學院和兒童醫學中心學習兒科血液病和兒科腫瘤三年。

夏凱莉醫生是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副祕書長、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兒科分會會員,從事兒科臨床工作25年,擅長兒童保健諮詢,兒童營養餵養諮詢,兒童生長髮育和行為評估指導,以及兒科疾病呼吸,過敏,消化,風溼,面板,血液和腫瘤專科的治療。夏凱莉醫生在中山大學獲得兒科教授稱號,並給中國醫學生、研究生及兒科住院醫生授課,同時是多家知名育兒媒體特約專家。夏凱莉醫生是美國心臟協會認證的兒童高階生命支援(PALS)培訓導師,也是華南地區首位提供PALS全英文培訓的導師。夏凱莉醫生是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並在著名國家級和國外醫學期刊上發表過20多篇論文。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愛喝茶的人常有的四條“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