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傳統醫學重視人體正氣的興衰,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若不知節制,任慾望行事,正氣多有傷損;若又不知規避邪氣,邪氣又易乘虛而入。因此,養生的目的就是要補其不足、損其有餘,以求達到機體陰陽平衡的穩定狀態。

健康長壽的基本條件是先天稟賦強盛、後天營養充足。“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人的生殖能力和生長髮育過程都需要腎氣決定。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則衰老的速度也相應的緩慢;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機體後天需要的營養,都需要脾胃的運化,從而滋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面板毛髮。所以用藥物進行保健,必須以脾腎的調養為側重點。

補藥的方藥和食品眾多,但應因地、因時、因人,體質有陰陽虛實不同,補藥也有寒、熱、溫、涼的區別。所以應針對體質,參合病證進行滋補。用藥宜性平和,和緩調養,達到防病抗衰的目的。濫用補藥,或滋補過度,非但無益,反會有害。

不同年齡階段如何滋補?

1.兒童

兒童為純陽之體,生機旺盛,氣血未充,臟腑嬌嫩,不勝補藥。兒童脾胃未健,且飲食無節,易健脾胃、助消化,以養護脾胃,可選擇可選山藥、蜂蜜、雞蛋、胡蘿蔔等燉食。

2.青年

青年臟腑功能已近成熟,精力充沛,一般無須補益。即使要進補,也宜以平緩、少量為原則。針對用腦過度者,可選用首烏、蓮子、枸杞、山藥等適當進補。

3.中年

中年臟腑由盛轉衰,再加中年人壓力過大、疲勞、思慮過多,氣血易出現不足,應補益氣血,可選用黃芪、當歸、首烏、黨蔘等或其他血肉之品。

3.老年

老年由於器官機能衰退,故養生補益更為重要,要持之以恆,但要注意少量、多次,切忌重劑驟補,盲目大量進食補品。可選用人蔘、西洋參、黃芪、當歸、山藥、地黃、冬蟲夏草、黃精、鹿茸、鎖陽等。如選擇中成藥可六味地黃丸、金匾腎氣、二至丸等。

除了滋補外,如何運動?

1.重在堅持

可選擇自己喜歡的低衝擊性運動,這樣更易於檢查。要有恆心,最好參加一個運動團體,大家互相鼓勵,更易於維持下去。例如太極拳、瑜伽、社交舞、快步走、游泳等。

2.合理強度

依照個人體能進行選擇,每週維持三至五次,每次20-30分鐘。可緩慢增加運動量,強度不建議做到喘得說不出話來的地步。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心腦血管病人難道只能吃素嗎?教你一招:正確吃油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