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春節期間因受疫情影響,人們整天呆在家,不是睡就吃,連有些人的夢想——“睡覺睡到自然醒”都變成了常態。不少人還抱怨自己睡了超過十個小時,是不是睡太多了?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主任醫師李中表示,熬夜傷身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睡太多、睡過多也未必是好事。此外,睡眠時間過長也可能帶來其他健康隱患。

睡太久也會給身體帶來麻煩

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研究發現,睡得太多或太少都會增加心臟疾病風險:睡不夠6小時的人,心肌梗死風險增加20%;而超過9小時的人,心梗風險增加34%。睡眠區間在6~9小時(又稱“合適睡眠區間”)的人,心梗發作概率最低。

而關於睡眠時間與死亡危險率的關係,十多年來,國外有過多項大樣本調查,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少於4.4小時或高於9.5小時,死亡危險率會翻倍增高。

李中建議,每天睡6~8小時為宜,睡眠超過9小時的中老年人,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誘發中風。另外,睡眠時間過長,還會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影響體內堆積廢物的排出。

時間再多 也要正常作息

假期大部分時間待在家裡,很多人都會選擇躲在被窩中,因為戀床(賴床),不知不覺,剛醒來又再度睡著。李中指出,碎片化的睡眠會打亂生物鐘的正常運用。生物鐘的紊亂會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如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睡太多導致晚上睡不著,反而導致熬夜,形成惡性迴圈;長期臥床,活動減少造成血流速度減慢,形成血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久臥和不良姿勢也可能誘發脊椎相關疾病。最直觀的感受是,睡久了或賴床不起的人,覺得四肢發沉、精神萎靡。

需要注意的是,若每天睡眠時長超10小時,且有不可自控的昏睡感,就需要警惕是否有嗜睡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如下丘腦病變等。建議到神經科進行專業的檢查和診治。

李中提醒,一些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更需要保持正常作息,不要睡太久、躺太久,也不要熬夜。例如,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年齡超過40歲的人、身體超重體超重(BMI指數超28)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胃病等的人。

除了保證規律且正常的作息外,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來讓身體從頭到腳都感到適當的疲勞,從而幫助入眠。

頭部:分別皺緊眉頭、鼻子,閉緊雙眼,各保持10秒鐘後放鬆。

肩膀:繃緊肩膀,讓肩膀高高抬起,幾乎要碰到自己的耳朵。

手臂:將兩側小臂彎起來,放在身體兩側,靠近肩膀,然後整個手臂一起用力緊繃。

腹部:儘量收緊腹部,好像別人要向腹部打來一拳,而你在收腹躲避,保持收腹10秒鐘。

腿部:繃緊大腿和臀部,在兩個膝蓋中間夾一個枕頭,並將腿伸直上抬。

腳部:將腳趾慢慢向下彎曲,彷彿用力抓地,保持10秒鐘後,將腳趾慢慢向上張開,腳和腳踝不動,然後放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小練習的間隔時間均是10秒鐘,可根據自身情況在睡前選擇1~2種,有睡意後即可停止。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神經科主任、主任醫師李中

編輯/黃旭君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隔夜菜能致癌?專家:除了這4種,其他可以放心吃,可別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