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血脂數值的變化雖不像血壓那麼敏感,但只要飲食、活動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較大的差異。

查血脂前有很多禁忌

若想保證血脂檢查的準確性,建議遵守以下原則。

第一,2周內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

抽血前2周內要保持常規飲食習慣,有助於反映真實的血脂情況,進而判斷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如果刻意改變飲食,可能會導致病情延誤。

第二,3天內避免高脂飲食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到短期攝入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響,所以在抽血前3天內應該避免日常飲食之外的高脂食物,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第三,抽血前1天別喝酒

大量飲酒者在兩三天內的血脂濃度,尤其是甘油三酯濃度會顯著升高。建議抽血前3天內都不要大量飲酒,24小時內儘量一點不喝。

第四,保證空腹10~12小時

餐後血脂會明顯升高,最好保證絕對空腹10個小時以上再化驗;但空腹時間太長,甘油三酯濃度也會因“脂肪動員”而升高,因此空腹10~12小時為最佳。

第五,抽血前先休息10分鐘

站立位會影響水分在血管內外的分佈,劇烈運動更會明顯升高血脂濃度,故在化驗前一天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體育運動。抽血前應先在椅子上坐著休息5~10分鐘,保持平靜。

第六,健康狀況穩定了再體檢

血脂檢查應在身體狀態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例如,近期無感染、外傷、手術等情況。妊娠後期、哺乳期的女性,各項血脂化驗指標都會升高,這個階段的化驗結果僅供參考。

如果檢查後發現血脂異常,也不要太過緊張,建議間隔1周後,在同一家醫院再次抽血複查。如果仍舊異常,考慮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調整;1個月後再次複查,如仍異常,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切不可根據別人的經驗胡亂買藥吃。

控好血脂可以護腎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高達10.8%,累計約1.2億人。這部分人群除了要小心維護自己的腎臟健康,還需兼顧血脂水平。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較普通人群更易出現血脂異常:合併腎功能不全者中,約50%存在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達85%的慢性腎病患者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這不僅增加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也會加速腎臟疾病的進展,增加尿毒症風險。

慢性腎病患者血脂代謝紊亂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由於腎臟受損,血液中的蛋白成分自尿液中丟失,加上部分患者需要長期限制蛋白質,以延緩腎病進展,易導致低蛋白血癥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肝臟會通過增強合成功能來代償已經發生的低蛋白血癥,但同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會相應增加,從而導致高脂血症。

其次,慢性腎病患者會丟失一些與脂質代謝相關的物質,影響到體內膽固醇的轉運和利用,增加了高脂血症風險。

最後,慢性腎病患者出現的腎功能下降、尿毒症毒素蓄積、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也可通過多種機制影響脂代謝,並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

多項大型流行病學調查同時發現,血脂紊亂不僅是原有腎臟疾病進展和惡化的重要原因,還可增加新發慢性腎病的風險。因為腎臟是一個血管極其豐富的器官,高脂血症可以通過對血管的損傷,加速腎臟疾病的進展。脂質本身也可與腎臟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刺激細胞增殖、分泌細胞外基質,進而加重腎臟損傷。此外,脂質代謝異常還可以誘導炎症細胞參與腎臟的損傷。

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定要重視對血脂紊亂的管理。首要是注重生活方式的調整,通過合理飲食、加強運動等避免血脂異常,同時要積極治療腎臟疾病,儘可能控制蛋白尿,防止它給血脂代謝帶來不利影響。當上述處理仍不能有效控制血脂時,應及早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降脂藥,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並延緩腎病進展。

調血脂夏季是好時機

口不渴也注意補水

體內缺乏水分會導致血液黏稠,而夏季出汗多,人體水分丟失大,所以及時補充水分尤其重要。補充水分有幾個原則:晨起和睡前喝水很重要,以防止血液淤滯;要經常喝水,而不要等到有口渴的感覺時再喝,因為這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運動時尤其要注意補水。

兩拳頭水果兩拳頭菜

降血脂的飲食原則就是要少吃高脂肪、高熱量和高膽固醇食物,多攝入水果、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一般每天約250~500克就可以了,大概兩個成年人拳頭大小的量是最合適的,品種則越多越好;各種新鮮蔬菜的攝入量也在500克左右,大概也是兩個拳頭大小。

周運動別超過5小時

天熱時劇烈運動會導致水分大量流失而對身體不利。一般每天運動的適宜時間是30~60分鐘,每週最好保持在3~5次,即每週不要超過5小時。以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好,即運動中稍微有疲勞感,但能連續說出完整句子。另外,運動時間最好選擇在傍晚,避開高溫時間段。

降血脂不只是少吃肉

一提到高血脂人群在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很多人都會回答“少吃肉,少吃油膩的食物”。甚至有些醫生由於時間關係,也只能跟病人這樣說。其實,高血脂並不是少吃肉這麼簡單。

針對不同型別的高血脂人群,飲食也要做不同的調整。

第一類是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這類患者除了要少吃肉、少吃油膩的以外,還要注意少吃動物內臟以及蛋黃、蟹黃、魚子等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

第二類是膽固醇不高但甘油三酯偏高的患者。這類患者在中國非常常見,日常飲食除了注意少吃油膩的以外,還要特別注意控制好主食以及甜食的攝入量。同時,這類人群也要注意減肥和控制體重,控制血糖,儘量戒酒。

第三類是高密度脂蛋白較低的患者。這類患者要特別注意加強運動,因為運動是明確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的。同時,可以選擇適量的紅酒,因為少量的紅葡萄酒,可以有一定的調整血脂,包括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除此之外,對於高密度脂蛋白較低的患者來說,戒菸也是刻不容緩的,因為抽菸會損傷血管內皮,也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來 源 / 人民健康網綜合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用7個簡單的方法啟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