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胃病在人群中發病率高達80%。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可以說是“胃病大國”了。

而提到了胃,就不得不說下脾,在中醫看來,脾胃是一對好搭檔。

如果把胃比作糧倉,脾就是運輸公司。我們吃下去的食物會在胃裡初步研磨、消化,之後,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去掉其中的糟粕,把“精華”——營養物質轉運到全身。

所以,如果胃功能不好,脾的運輸能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常喝冷飲、吃生的蔬菜,寒氣很容易進入體內,傷及脾胃;而飢一頓飽一頓,飲食不節制,對脾胃傷害也很大;此外,我們常說“憂傷脾”,發脾氣、生悶氣,都會損害脾的健康。

那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脾胃好不好?其實,身體的一些跡象都會告訴你。

你的脾胃好或差,自查一下就知道

01

氣色黯淡、臉色發黃

如果脾的氣和津液不足,就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以致於整個人看起來有點“萎黃”,這正是脾虛的表現。

02

鼻頭紅、黃、黑

鼻頭及鼻翼發紅的話,可能是脾胃有熱證,而且是實熱,這樣的人一般飯量都很大,但吃完容易飢餓。

另外,如果鼻子發黃,則反映脾胃的陽氣不足,可能是吃太多涼性食物造成的。

當鼻頭髮黑,這可能是預示脾胃或者其它臟腑病情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最好去醫院檢查治療。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階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週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煉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迴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閒,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Teana,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裡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閒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灑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裡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裡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03

嘴脣沒有血色

《黃帝內經》中提到:口脣者,脾之官也。說的就是透過嘴脣可以看出脾胃的問題。

通常,脾胃好的人,嘴脣都較為紅潤、乾溼適度。反之,嘴脣乾燥,經常脫皮,缺乏血色等,都表明此人脾胃不太好。

04

睡覺愛流口水

中醫有言:“脾主涎”,所以說,脾之水、脾之氣就是通過這個“涎”表現出來。

一個人脾氣充足了,涎液才能正常工作,幫助我們吞嚥和消化食物。

如果脾氣虛弱,“口水”就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睡覺時會溢位來。

05

經常便祕

脾胃運化能力差,不能將營養物質運輸到各個臟器,導致大腸缺乏動力,造成便祕。

養脾胃,就是養命

要想脾胃好,三分靠治,七分靠養。

但養脾胃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在生活方式上做些改變,另外,做些簡單的運動加以調理。

1、吃對食物,規律飲食

快節奏的生活,也要按時按量吃飯,這是保養脾胃的第一步。

此外,冬季可以適當吃一些山藥、小米、南瓜、馬鈴薯等健脾養胃的食物。

2、單舉手臂,可調脾胃

中醫認為,調養脾胃的關鍵,是要順應各臟器氣機的變化規律。

胃氣主降,脾氣主升,說的是食物經胃部腐熟,需要下行進入小腸來進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氣則把食物精華上輸於肺,再輸佈於其他組織器官。

通過脾胃升降有序的運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夠的滋養。

八段錦中記載的單舉手臂這個動作,正是利用這一機理,對於調節脾胃很有用處。

【做法】

1、站好,兩腿膝蓋稍微彎曲,兩隻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邊下按。

3、兩掌一上一下撐開,同時兩腿站直,把整個身體拉伸開。

4、一次維持2秒即可,兩手回到原來的狀態,合於小腹前,全身放鬆。

5、 一套完成後,換為右手來一遍,重複30次。

注意事項:手臂上舉時要緩緩吸氣,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時要慢慢呼氣,小腹微鬆。

愛笑的你,脾胃都不會太差

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到肝的調節功能,而“肝氣犯胃”、“肝氣乘脾”說的就是肝氣會影響到脾胃。

當你生氣、焦慮時,胃會和臉一樣由於充血而發紅;當你悲傷、沮喪時,胃會變得蒼白,減少胃液的分泌。

所以,平時多笑一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更是“十年少”的法寶哦!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幽門螺旋桿菌的“天敵”找到了,這2物用來煲湯喝,能滅菌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