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30年對一個人來說是相當可觀的時間跨度,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講也許只是滄海一粟。中國在經歷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這紅色的三十年後,很多傳統文化被當成了四舊而進了博物館。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西化風潮大行其道,養生這種文化逐漸變成了老年人的專利。二十一世紀,傳統文化開始復甦,養生更是以活潑、清新、充滿生機的新形態走到了我們面前。

不管到哪個城市,你會發現大大小小、多姿多彩的中醫養生館、健康管理工作室等五花八門的場所,這裡倡導的不是西化的運動和西醫的藥丸族,而是傳統的養生文化。終於傳統養生文化開始跟那些時髦的健身操理念平分秋色,這是近幾十年中國在經歷西化過程中的一次重要改變。

出入養生場所的人,早已不是年過花甲的老人,而是一些穿著前衛的時尚男女。現在,“養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

現在,在新華書店高居熱銷書排行榜前十名的圖書有五、六成都是養生、健康類圖書,而健康類雜誌也是讀者訂閱的熱點。由此看來,在現代人的觀念裡,養生已經變成了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中國人的觀念已經悄悄的發生了重大改變,大家已經從以生存為基礎的現實主義,走到了以養生為中心的現實主義。

30年前人們心中的名人可能是政治家;20年前可能是體育明星和電影明星;10年前可能是企業精英。而現在隨著百年講堂和一系列健康節目的熱播,養生專家已經變成了明星。

多年前曾流行一組廣告語:今天,你炒股了嗎?今天,你上網了嗎?

現在我給這組廣告語再加上一條:今天,你養生了嗎?

穿越時空看養生,養生是一種文化,養生是一種“生”的哲學,養生是一種態度。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冬季飲食需要“忌口”,這些東西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