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茶葉性寒,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認識。

因此,在很多時候,“喝茶”這件事在許多人心目中,便包含了“清熱敗火”這一作用。

然而卻又有些朋友,在喝了茶之後,反而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角生瘡、頭面燥熱、大便乾結等症狀,即俗稱的“上火”。

為什麼別人喝茶是養生,我喝茶卻導致了上火?

喝茶上火,可能是因為這兩點:

一 · 人的體質問題

“上火”是中醫中的概念,是內熱症候,又分“虛火”與“實火”兩種:

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多由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辛辣所致,精神過度刺激、臟腑功能活動失調亦可引起;

而虛火則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

總結一下,“上火”實際上即是人體陰陽失衡的表現:人體內正常情況應為陰陽平衡的狀態。而當人體內陽過亢、陰不足時,便會出現“實火”,而當陰過剩、陽不足時,同樣會生出“虛火”。

上火的原因大多可概括為以下五點:

①外感火熱之邪(外界燥熱過頭而導致的上火)

②寒邪入裡化熱(入體之寒無法化解而導致的上火)

④飲食不節,積久化熱(因暴飲暴食、口味厚膩而導致的積食上火)

⑤房室勞傷,劫奪陰津(縱慾也會導致上火哦)

因此可以看出,並不是一味地進食寒涼之物便能夠達到“清熱敗火”的目的。相反地,過猶不及,當人體攝入的寒涼性食物超過體質所容許的最大值後,多餘的“寒”便會轉化為“熱”,最終導致“上火”。

而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人可以自行將火氣從脾胃處吸收,再將“火”經過迴圈後排洩出去。可若是本就體質寒溼的朋友再攝入了寒涼的食物(也許是茶,也許是其他的食物)後,就難免會脾腎陽虛,上熱下寒。

而這陰寒盛於下,火不歸原而虛陽上浮的症候,便是寒邪入裡化熱,而熱又不能由人體正常代謝,因此不下便溺,反上頭面,表現出虛火旺盛的一系列反應。

因此,喝茶之前,了解自己的體質,並有節制、有選擇地飲茶,是避免上火中很重要的一環。

二 · 茶的品種問題

不同的茶,原料不同,製作工藝更是大相徑庭,故而最終成品所體現出的特性也有差異。

從基本屬性來看:綠茶、新白茶、生普屬寒性;紅茶、烏龍、熟普和老白茶茶性便相對溫熱一些。

因此,過量飲用茶性過寒的茶品,對於體質虛寒的人而言,會更容易上火。

從工藝來看,某些茶品的製作過程中會有“火”的參與,諸如烏龍茶的焙火、綠茶的炒青、紅茶的烘焙等等。

正因火的參與,剛焙完火的烏龍茶與剛炒制完畢的綠茶和紅茶便在所難免地帶著一股“火氣”。若是迫不及待,不等退火去燥,在這股“火氣”未散時品飲,那麼也就更容易導致上火了。

茶葉雖然是一種健康飲品,可還是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茶品、適度飲茶。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了5條以上,你身體很健康。中了10條,心態和麵貌都十分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