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亦應之。人體的陽氣於冬季內藏,陰精固守,是身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

當心六大進補誤區讓你越補越虛

誤區一:盲目相信保健品

保健品不同於食品,也不同於藥品。它們既不能針對某一種疾病有效,也不能使身體在原有健康的基礎上更加強壯。它僅能使你從亞健康狀態恢復到正常的健康狀態。

誤區二:進補=養生保健

事實上,只有身體出現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補,營養充足、無病無痛的人,就不必吃補藥。這與衣服殘破要修補,不殘、不破、的衣服,無需縫補的道理是一樣的。

誤區三:不對症進補

即使身體虛,也不能盲目進補。身體虛有許多種,每一種虛症,都有針對性的補方、補藥,不對症,不但無效無益,有時反有副作用。

誤區四:補品代替一日三餐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補品只能用於調養虛弱的體質,身體的營養供給,還得讓位於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飲食。只有一日三餐飲食均衡,才能使你的營養均衡。

誤區五:用進補代替鍛鍊

有些人缺乏運動,體質虛弱,胃腸消化功能差,代謝利用率低,吃下了營養補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會因體質虛弱或進補不當,從而產生副作用或反作用。

誤區六:補品越貴越有功效

高價補品大多是加了一些價格昂貴的中藥材,如龜板、鱉甲、藏紅花、蟲草等。然而,沒有針對性地用藥,不會顯出特殊效果。

因人而宜,根據體質來滋養

冬季我們常常遭遇這樣的尷尬,因工作辛苦,聽朋友勸告去購買某些補膏服用,不料不久就出現渾身發熱、口乾、胃口不好等症狀,開始失眠;或者春節來了,服用一些別人用的保健酒,便出現便祕、鼻子出血、頭昏脹、心慌慌的現象。這都是因為你補錯了。人的體質各異,其陰陽盛衰、寒熱虛實偏差相當大,因此,冬季飲食應因人而異,對症滋補。

1.平和體質

不必刻意進補,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即可。

2.氣虛體質

補氣進脾,選擇人蔘、山藥、茯苓、蓮肉、大棗等補氣食物。

3.溼熱體質

清瀉陽熱,選擇水果、蔬菜、苦瓜,忌食牛羊狗肉、酒等辛熱之物。

4.陰虛體質

滋補養陰,選擇芝麻、糯米、蜂蜜、乳品、蔬菜、水果、魚類等清淡食物。

5.氣鬱體質

行氣達鬱,應少飲酒,多吃佛手、橙子、柑皮、蕎麥、茴香菜等;常吃柑橘以理氣解鬱。

6.陽虛體質

溫補壯陽,選擇羊肉、狗肉、鹿肉等。

7.痰溼體質

健脾化痰、利水滲溼,應常吃味淡性溫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

8.血瘀體質

行氣活血,選擇荔枝、黑木耳、甲魚、羊肝等。

特殊人群的進補方案

1.老年人

冬季補充營養食物,對來年春季發病季節抵抗疾病有利,對此老年朋友應予以重視。對老年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過多,以免誘發其他疾病,但是,必須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可選擇瘦肉、魚類、乳類、豆類及豆製品等食物。

2.兒童

寒冷的季節,孩子要儲存能量,抵禦嚴寒。爸爸媽媽應選擇適合孩子的各種冬天食補良品,幫助孩子驅散寒冷、增加體熱。另外,每天煮飯的時候加入一塊生薑,具有暖胃的作用,能治療小兒胃寒、心腹冷痛,輕輕鬆鬆讓孩子吃得胃暖身也暖。

3.孕婦

孕婦進要特別小心。女性在懷孕後陰血偏虛,內熱較重,不適合過多地吃性溫、大熱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老母雞、桂圓和人蔘等。否則容易“火上加火”,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見紅、腹痛等流產先兆和早產症狀。孕婦進補關鍵要注意平衡營養,冬天可多吃芝麻、核桃仁、黑糯米、紅棗和赤豆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葛根粉的四大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