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昨天是露降,雙降過後,即將立冬,天氣越來越冷,秋冬轉換季是糖尿病病情最易加重和併發症多發的季節,醫學家們觀察發現,糖尿病友在天氣突然變冷時,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增多,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從而使患者血糖升高,導致病情加重或不易控制。那麼,糖尿病友們在冬天要做好哪些呢?

01

糖尿病友注意禦寒保暖,預防感冒

氣溫下降,季節轉化,是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時期。由於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低,更容易發生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且寒冷還會引起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冠狀動脈痙攣,易誘發腦溢血、心肌梗塞等嚴重心腦血管併發症。

建議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流感高發季節,要加強禦寒保暖。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要注意隨時增減衣物和居室通風,避免感冒侵襲。

另外,應儘量避免或減少進出人流密集的場所,注意口腔和鼻腔的清潔及護理;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02

糖尿病友多飲水、防尿路感染

秋冬季節人們的飲水量普遍下降,尿液沖刷尿道以保持泌尿道清潔的作用減少,當糖尿病病人血糖大於10mmol/L時,尿液中含有糖分,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泌尿系感染的機會增多,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

因此,要控制好血糖,保證每天喝水2000毫升,這樣才有足夠的尿液沖刷尿道,降低感染的機率,此外,還要做好個人清潔護理,勤洗澡、勤換洗衣物。

03

糖尿病友防肌膚乾燥,注意保溼

冬季天乾物燥,對於糖友來說,更易刺激神經末梢,導致面板瘙癢。很多糖友在冬季會出現雙下肢瘙癢、神經性皮炎、溼疹等多種面板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瘙癢症狀加劇,糖友也不能隨意抓撓,一旦抓破面板,很可能導致感染,並引起各種併發症。

因此,糖友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溼,預防面板乾燥,特別是小腿、腳部等脆弱敏感部位,以免脫皮、皸裂。同時,洗澡、洗腳後要記得及時塗抹護膚乳,保持面板溼潤。

04

糖尿病友控制食慾,少食多餐

冬季氣溫低身體熱量需求多,多數人會明顯感到食慾增加,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建議糖友進食的數量仍保持平日吃飯的量,堅持定時、定量餐,規律服藥,才能保證血糖穩定。

主食應粗細搭配,控制米、面及澱粉類食物量,適量增加高纖維和高蛋白的食品,如蔬菜、豆製品、雞蛋、牛肉等,既能滿足機體需要,又能控制血糖波動。另外,不建議糖友食用粥、稀飯等糊狀主食,這樣容易迅速被人體消化吸收分解成葡萄糖,會直接升高血糖濃度。

05

糖尿病友堅持鍛鍊,增加室內運動

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控制體重;但受室外冷空氣的影響,很多人雖管住了嘴,卻邁不開腿。實際上,糖友可以進行一些室內活動,同樣有助於控制血糖。

適合糖友的室內活動有瑜伽、太極拳、健身操等。糖友可以選擇一些寬敞的樓道或其他地方,反覆來回走上二三十分鐘,也會達到相當好的鍛鍊效果。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輕體力的家務勞動。

06

糖尿病友經常檢查足部,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易併發周圍神經及微血管病變,可使痛覺纖維受損,對外來的機械損傷和溫度損傷感覺遲鈍或消失,天冷取暖時極易燙傷;加之微迴圈發生障礙而引起足部缺血,燙傷後不易痊癒,進一步發展至潰爛、感染,甚至足部壞死,造成糖尿病足。

建議糖友每晚用37℃左右的溫水泡腳,有助於防寒保暖及改善足部血液迴圈,也可以做足底按摩;必要時,要及時檢查足部是否是破潰、磨傷等。另外,要穿柔軟的棉線襪,鞋碼要合腳,防止各種可能損傷。

07

糖尿病友講究取暖方法,避免燙傷

在南方地區,家中多沒有暖氣,不少糖友會選擇熱水袋、電暖氣、電熱毯等裝置取暖。但由於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經病變,對溫度不敏感,很容易發生燙傷,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在使用這些取暖產品時,應格外留意防燙傷,不宜使用過長時間,最好不要直接接觸面板。

還有一些患者習慣在冬天用熱水泡腳,為避免水溫過高,引發燙傷,糖友在泡腳前一定要先用手試水溫,浸泡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

08

糖尿病友勤測血糖、注意監測併發症

糖尿病朋友秋冬季血糖易波動,要隨時監控血糖是否升高,一般一週應自測2次,包括空腹和三餐後的血糖,如發現血糖突然異常,或者出現頭暈、頭痛、胸悶、視物模糊等症狀,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

冬季是糖尿病人血糖比較難控制的季節,因為此時患者胃口好,運動減少,加上氣溫變化易刺激交感神經而引發血糖波動,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血糖監測,發現血糖不穩定,要找原因,也要去看看醫生,醫生的幫助下就能更好的控制好血糖,祝大家平安和冬,健康快樂每天!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喝枸杞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