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遊戲>

2018年8月,雅加達亞運會電子競技表演賽落幕,中國代表隊取得了兩金一銀的優秀戰績。當時的我即將進入初三,正處於三觀形成的關鍵年齡。那時,父親詢問我的志向,我說:“為中國電競崛起而讀書”。當時,父親在詫異中表現出一臉無奈,而我在堅定中透露出一絲迷茫。

那次家庭談話戛然而止,體現出電子競技在社會中的認知分歧:部分前輩強烈反對卻心存詫異,部分青年意志堅定卻方向迷茫。

電子競技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迅速發展早已成為毋庸置疑的事實。它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產物,也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結晶。但與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相比,部分人對電子競技的認知卻相對有限,與電競相關的信息也集中於對具體電競遊戲的戰術分析和對特定電競比賽的覆盤總結上,能夠以更加宏觀的視角分析電子競技作為新世紀產物的運營方式和時代影響的文章仍然稀缺。太多人不懂電競,但是越來越多的目光都投向了它。無論是身臨其境體會電競遊戲,還是呼朋喚友觀看電競直播,亦或是心潮澎湃瀏覽電競新聞,都是大眾以各自的方式體會電子競技的魅力。

或許是剛剛進入大學的緣故,我的學生思維尚未褪去,玩家視角仍在形成。比起單純體會電競遊戲的精彩,提高公眾對電子競技的認知反而成為我更願意花時間的重點。於是我放棄了大多數電競文章描述具體電競遊戲或特定電競賽事的思路,打算以更加宏觀的視角記錄我對電子競技全貌的看法。即使它不能為大眾打開認知電子競技的門,但我希望它至少能為電子競技這個龐雜系統打開一扇能夠讓廣大群眾一窺全貌的窗,讓我們能夠正確地認識電子競技是什麼,認清它的歷史與現狀,發展與未來,讓更多人把自己對電子競技的認知從單純的愛好變成一種勢在必行的神聖使命,一項值得為之奮鬥終身的偉大事業。

願各位能夠抽出寶貴時間閱讀本號的嘉賓,都懷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提升自身對電子競技的認知水平,讓自己和身邊更多人以更加科學理性的眼光看待電子競技的產業生態與發展狀況,既不能狂熱追捧,丟失分寸,也不能置之不理,漠不關心,更不能一炮打死,群起攻之。而上面所描述的三大問題,正是電競人在歷史的發展中一直面對的難題。

難題,一般都是精彩的。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多元的角度分析電子競技的源頭——遊戲是什麼,繼續探索人類已經求索幾千年的歷史難題。

3
最新評論
  • 年營收30億,智明星通投資的這家SLG廠商贏麻了
  • 我堅持使用5個家居好物,就算房子住了快8年,看上去依然乾淨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