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遊戲>

導語:B站遊戲和軍武擬人戰略手遊《灰燼戰線》所探索的“幻想世界”。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自從《碧藍航線》大火後,我們好像很少聽到軍武擬人手遊的聲音了。遊戲市場火熱依舊,軍武類遊戲卻在滾滾潮流中保持克制與冷靜,彷彿迴歸到了這個略顯硬核的題材應有的位置。

然而前天在全平臺上線,由B站遊戲獨代的《灰燼戰線》卻在試著用產品本身的素質和特殊的營銷打法證明,面對垂直客群,一款題材不那麼福斯的產品其實可以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而那些有別於其他產品的特殊氣質恰恰是其贏得使用者青睞的關鍵。

不僅如此,就在《灰燼戰線》正式與玩家見面的前一晚,這款軍武擬人手遊還邀請到軍宅圈知名KOL、人稱“局座”的張召忠將軍參與定製密室逃脫活動——《灰燼局中局》。直播當晚,這場妙趣橫生又不失懸疑刺激的逃脫節目在B站的直播人氣值高達104萬。

背靠擁有1.72億月活躍使用者的B站生態,《灰燼戰線》如何尋找自己的特定圈層,在產品側他們又做了哪些準備?而在此之上,B站遊戲又希望憑《灰燼戰線》做何種佈局及品類上的探索?《灰燼戰線》和B站遊戲正在嘗試寫下他們的答卷。

B站生態摺疊的使用者潛能

開始尋找答案前,我們不妨先看看在這次“灰燼局中局”密室逃脫裡,《灰燼戰線》都藏著哪些“小心思”,而通過這次活動,他們又準備定位哪些目標使用者。

首先,本次密室在整體設計風格便頗有戰爭年代的諜戰風格,從復古電話機,到書架上排列的俄文書籍,再到情報牆,密室處處透露著詭祕氣息,這種緊張的氣氛也非常容易將觀眾置入特定年代,身臨其境地體會戰爭的壓迫感。

其次,密室逃脫的謎題設定還十分硬核,需要參與者動用軍事、地理、密碼學等知識來推理、解密。在第一個小關卡,根據現場給出的提示,“局座”準確地指出前蘇聯KV-1重灌坦克推出樣車及正式列裝部隊的年份,並通過“1939”的密碼成功解救被困人質。接下來的關卡,又需要配合密寫藥用摩斯密碼破譯出經緯度,並用這個座標在地圖上定位出莫斯科。

不難發現,《灰燼戰線》希望借“灰燼局中局”這一活動把產品最核心的軍武題材特點直接向其核心使用者——軍事愛好者呈現,而且謎題設計還頗為用心。但很現實一個問題是,在B站上,到底有沒有那麼多的軍武愛好者,他們與《灰燼戰線》的使用者畫像又是否吻合。

答案看上去是肯定的。自張召忠2016年入駐B站以來,這位高人氣UP主正憑其專業的點評和乾貨滿滿的視訊內容在B站快速聚攏起一批軍政時事愛好者,而親人的氣質及數次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更讓觀眾親切地將其稱呼為“局座”。

截止目前,張召忠的B站粉絲已近450萬,視訊總播放量則達到令人咋舌的1.9億次。倘若你仔細深究“局座”視訊的播放規律還能發現,與軍事、軍武相關的內容往往都能收穫不錯的點選數,而隨B站整體生態的不斷擴大,上述現象還在過去幾年內日益凸顯。

事實上,以張召忠為視窗,你能看到依託於持續生長的B站,近幾年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優質內容創作者進入B站,並在這個繁榮活躍的UGC社群紮根下來。他們的到來,也吸引了相關愛好者,或是通過內容本身的品質將泛使用者轉化為粉絲。

例如UP主“軍武志”從古代及現代戰爭入手,聚集了不少戰爭內容愛好者;“沙盤上的戰爭”慣於用巨集觀角度在地圖上審視一場戰役的戰略得失,其角度叫人歎服;“CRAZY262”(“軍武位次面”欄目創作者)則用一系列硬核的兵器、軍武視訊“俘獲”了一眾真正的軍武發燒友。

以創意為本的UGC文化,能夠幫助B站源源不絕地孵化涵蓋了軍武領域的優秀創作者,而更讓人深信《灰燼戰線》能在遊戲和軍事的交匯區間精準定位客群的,是諸如“森納映畫”這種精耕軍武遊戲的細分內容領域的UP主。

從子彈口徑的研究,到彈夾與彈匣的區分,從榴彈發射器的科普,到手榴彈的工作原理,如果你稍微關注過該UP主的內容,便大有可能被其紮實的軍武知識和深厚的遊戲儲備所折服。

而這些將不同領域的內容重疊(如軍事和遊戲),把不同愛好的使用者拉攏在一起(如軍武愛好者和ACG愛好者)的能力,便是《灰燼戰線》和B站遊戲積累使用者的基石,也是其未來進行長線運營的巨大保障。

從玩法和美術看《灰燼戰線》的氣質

龐大的B站生態給予了《灰燼戰線》足夠的騰躍空間,品質好壞則決定了這款遊戲的跳躍高度。

眾所周知,軍武擬人題材在其巔峰期早已被各大廠商挖了個遍,上到玩法,下至美術,開發者幾乎很難再找到遺漏的盲區,因此要想從中突圍而出顯得異常困難,製作團隊如何開發出差異化內容也自然成了重中之重。好在《灰燼戰線》對此早有準備。

硬核玩法“精確制導”核心使用者

先看玩家最關心的部分——玩法。

作為玩家中十分硬核的群體,軍武擬人遊戲玩家對玩法的要求素來不低。要知道,他們不僅熟知兵器、軍武以及各種戰爭機器,對軍備在戰場上應當如何征戰,怎麼表現軍事效能有著濃烈的興趣,更希望通過遊戲實現某種戰術策略的構想。所以軍武類遊戲在玩法設計上,首先得過他們這關。

可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一定難度,很多軍武擬人遊戲很容易陷入設計困局,成為玩家的遺憾。例如過去的大多數軍武擬人遊戲往往只會從海陸空三基中挑出一個維度進行設計和拓展,無法滿足玩家海陸空三軍聯動的遊戲需求;又如許多產品沒有考慮到戰場的複雜性,無法帶給玩家更真實的戰爭遊戲體驗。

而針對這兩大痛點,《灰燼戰線》有自己的一套設計思路。

《灰燼戰線》首先打破過往軍武擬人遊戲的固有格局,開闢陸空雙戰場,玩家可以同時在陸地和空中部署軍事力量應對敵方軍隊。理所當然的,空軍可以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打擊來襲敵軍,陸軍也能夠從地面對敵機進行射擊,以交叉火力的形式互相援助,實現陸空協同作戰。

有了陸空雙戰場,《灰燼戰線》的玩法深度隨之陡升。無論是陸軍出征時選擇進攻姿態或是固守姿態,亦或空軍出擊時選擇高空巡航還是低空飛行,玩家都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得失,否則一個決策失誤便很可能將戰場的主動權拱手讓人。由此,部隊搭配成了《灰燼戰線》玩家需要慎重思考的一環。

圍繞玩家的多層次選擇,基於真實的戰爭環境,《灰燼戰線》的第二個創新設計是構建豐富的天氣和地貌場景。

就拿天氣來說,遊戲設計有“晴朗”、“多雲”、“暴雨”、“雷雨”四種氣候,因此空中部隊的飛行效果不盡相同,同時被地面部隊偵測、打擊的可能也會隨之改變,比如在低空飛行的戰機在多雲氣候下可以利用雲層隱藏蹤跡,避免自己被攻擊到。

而地形的變化則更加複雜多樣,光不同地貌種類就設計了7種之多,每種地貌下又分3種更詳細的地質構造(如冰原地貌分為冰被、冰牙、冰川),且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地面部隊的命中、機動及火力等效能,玩家則需要根據實際戰術需要因地制宜地部署坦克、坦克殲擊車、火炮等地面部隊,最大程度地發揮不同軍武的實戰特點。

嚴謹美術“全天候覆蓋”考據黨嗜好

說完玩法,再看最容易吸引玩家眼球的部分——美術。

在軍武擬人題材範疇中,美術風格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其討論的焦點也不外乎究竟該偏重於軍武的寫實,還是該強調擬人的卡通,或者更難一點的,從中找到恰當的平衡點。這聽上去很直白易懂,但最大問題在於,畫風是很主觀的東西,要得到每個人的認可實在太難。

而《灰燼戰線》製作組把這個問題想得很通透,既然是軍武擬人的二次元手遊,那麼一定要把軍武元素和ACG元素圓融地融合在一起,既要用不同的角色立繪、人物模型,表現出角色的人物性格,使之生動形象、更具辨識度,也要不丟掉軍武的核心。

具體來說,製作組會認真研究每一臺實體軍事裝備的原型,並將其打磨為擬人後的角色。

以本次“灰燼局中局”出鏡的KV-1為例,該人物以蘇聯二戰時期著名重灌坦克為原型,角色的主炮、小口徑副炮、履帶及裝甲均較高程度地進行了還原。配色方面,KV-1還以蘇聯軍服中極具代表性的白色冬帽和紅星為主要元素,進一步拉高了立繪的視覺效果;而在該角色所扮演的職能方面,《灰燼戰線》則將其設計為前線推進型,恰好符合原型本來的戰場突擊定位。

之所以如此重視軍武原型的還原度,或許是因為《灰燼戰線》製作組洞察到,在追求玩法深度和策略性之餘,軍武愛好者還是一群不折不扣的“考據黨”,他們非常願意就某一喜愛角色的立繪和模型不厭其煩地翻閱資料,逐一對照,考究其中的細節。

當然,軍武擬人玩家如此大費周章地推敲美術細節也必然有相應的“紅利”。一旦遊戲的美術真的做得夠出色,玩家們會毫無保留地獻上對角色和遊戲的熱愛,而此時遊戲也可以慶幸於此前在美術上投入的所有心血及付出。

總體而言,憑藉玩法上的微創新及考究嚴謹的美術風格,《灰燼戰線》在遊戲內容深度方面下足了功夫。這麼做的好處也顯而易見——他們可以精準地定位熱愛此類硬核玩法的深度玩家,用持續的深耕培養這個小眾圈層的使用者,而這在注重精細化運營的當下尤為重要。

B站遊戲所暢想的“幻想世界”

在B站遊戲的整體佈局中,《灰燼戰線》的定位及其意欲實現的目標是什麼?是他們基於B站生態和產品理解的又一次探索嗎?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個月,B站遊戲舉行了第一次新品遊戲釋出會。在那場主題名為“你的名幻想”釋出會上,B站遊戲公佈了十餘款題材各異的作品,並覆蓋了多個平臺。

針對“你的幻想世界”這一主題,當時不少人進行過相關探討,而時隔一個多月,現在回過頭透過《灰燼戰線》看去,“幻想世界”的答案也許是不言自喻的——B站遊戲要用旗下作品將“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展示給玩家,而軍武擬人遊戲也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前天的“灰燼局中局”節目中,“局座”也給B站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定義:“沒有圍牆的大學”。在他看來,任何事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把B站視作使用者成長路上的加油站,那麼這個平臺上包括視訊、遊戲在內的作品都可能是激發使用者興趣的“拍門轉”。

而退一步來講,對軍武愛好者乃至其他不同小眾圈層的使用者而言,B站遊戲也正在試著創造一個屬於他們的,足夠多元、足夠包容的“幻想世界”,這裡既有他們鍾愛的題材和作品,還有其他更廣闊的世界有待他們發現。

更讓人心懷憧憬的是,這個由B站一手構建的“幻想世界”未來還可以企及怎樣的高度。

——畢竟他們有當今網際網路上極富想象力和創造性的一群使用者,而基於這個生態中不同圈層的多元化需求,他們能否為其產品定製更多像“灰燼局中局”這樣的特色化營銷活動,以及將來是否有更多的差異化產品在這片欣欣向榮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也許我們現在還無從得知,那不如就把這個疑問交給時間和B站遊戲吧。

最新評論
  • 年營收30億,智明星通投資的這家SLG廠商贏麻了
  • 《原神》萌新入門教學系列!無名寶藏全流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