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遊戲>

本作的開發商是名不見經傳的PortaPlay,他們此前只推出了一款遊戲,那就是2016年的《來自虛空的傳說》。這款遊戲的劇情靈感源自一戰時神祕失蹤的英國潛艇HMS E18(後在2009年重見天日),玩家扮演的船員們因為德軍祕密武器而被傳送到了虛空。

筆者為什麼在文章開頭提到了這款遊戲?原因也很簡單,畢竟《破碎防線》和《來自虛空的傳說》無論在玩法還是劇情風格上都一脈相承:這是一款小隊策略遊戲,故事都發生在戰爭時期下,士兵被送到了未知的戰場,玩家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士兵平安回家。

恐懼源自於未知

遊戲的時代背景選擇在了已經被各種遊戲用到爛的二戰,然而拋開敵我雙方裝備不說,實際上游戲和二戰關係不大。玩家扮演一支執行祕密任務的小隊,除了隊長以外,其餘隊員都不知道任務的目標和地點。然而飛機在快到達目的地時不幸墜毀,隊長死去,剩下的八位倖存者只好在沒有情報和領導的情況下嘗試活著回家。

除了劇情,開發組也試圖以遊戲的各個層面來表現這種未知所帶來的恐懼。玩家對付的敵人不是熟悉的德軍納粹,而是戴著防毒面具的詭異勢力。他們說著聽不懂的話,除了追殺主角們,還會對周邊的村落燒殺搶掠,進行意義不明的屠殺行動。未知的不光是敵人,還有當地居民,玩家所扮演的盟軍士兵在他們眼中並不是什麼救世主,語言不通和文化差異使得他們比敵人更難以琢磨。

步步逼近的敵人和不斷減少的補給一直在提醒玩家歸家之路的嚴峻

“漏洞百出”的作戰小隊

玩家的八人小隊也不是什麼能夠讓人省心的角色:作戰經驗豐富但過於謹慎的老兵、熱心腸但莽撞的軍隊刺頭、孤僻的女狙擊手、抗壓能力低下的學生哥、不想下殺手的新兵。

這個臨時湊出來的隊伍便是本作玩家的所有戰力,他們有各自的性格和交際圈。隊員之間的關係會影響他們在戰鬥中的表現,性格不合的兩個人並肩作戰只會互相拖累。

然而就和現實類似,人與人的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隨著遊戲的推進,玩家會遭遇隨機事件,根據玩家選擇的不同,角色之間的關係乃至角色的命運都會發生變化。角色之間可能會鬧不和,可能會惺惺相惜,也有可能命喪戰場。

除了人際關係,角色還存在著士氣的設定,士氣會由於補給的增減、事件和劇情而發生變化。一般士氣減到0,角色就會離開隊伍。

本作還有一定的角色成長部分,隨著流程的推進,玩家可以讓隊員們學會新的技能,而不同角色也有著其獨特的天賦技能。然而一個角色一旦解鎖一個技能,那麼其他角色就不能選擇這個技能,這就讓玩家在解鎖技能前必須考慮清楚人員的配置。

角色在受傷後頭像會發生變化,算是個挺有意思的細節

“速戰速決”的小隊戰鬥

本作的戰鬥系統有點類似於回合制,每隔一段時間玩家都可以對隊員發出指令,之後角色會依次執行玩家給出的指令。為了讓玩家不在突然遭遇敵人時手忙腳亂,遊戲會在玩家遭遇敵人的瞬間暫停遊戲。

玩家在遊戲中需要考慮的因素要很多,例如地形的高低差、掩體、敵我雙方武器的射程差異等等。與此同時玩家還需要關心隊伍的心理狀態,主角們可不是美國隊長這樣的抗德奇俠,他們會在被敵人前後包夾或者以一敵多時陷入恐懼而變得不聽命令。還好,這個設定也被安排在了敵人身上,所以玩家在儘量避免自己的隊伍陷入如此境地的同時,也應該儘量讓敵人處於這種狀態。

遊戲的每個章節會根據過關時間、殺敵數和我方折損來進行評價。值得一提的是過關時間,遊戲並不會將時間暫停後玩家的思考時間算進過關時間內。因此很多時候玩家花半個小時打通一關,實際上戰鬥的時間可能只有不到5分鐘。

生死雖然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玩家有足夠的時間來扭轉戰局

結語

在本作剛開始公佈時,筆者就已經在關注這款遊戲,因為本作讓我想起了另一款遊戲:《戰火兄弟連》。雖然遊戲形式完全不同,但指揮小隊以少勝多的玩法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除了策略部分,本作還有類似於Rougelike遊戲的隨機事件和永久死亡設定,數量繁多的分支路線更是保證了遊戲的耐玩度。

目前的版本中最大的問題是不支援中文(雖然預告片是中文),按照開發組的說法,本作的漢化已經在進行當中,預定在4月上線,因此對本作感興趣但不太擅長英語的玩家可以不妨先將其放進願望單。

  • 年營收30億,智明星通投資的這家SLG廠商贏麻了
  • 育碧口碑再度暴跌,全境2 DLC惹眾怒,這是嫌94億損失還不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