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遊戲>

十幾年前,在電子競技被視為“電子海洛因”的時代,武漢或許也曾因為發展電競而被視為傳播遊戲毒癮的“疫區”。

1

如果追溯中國電競行業的發展起源,那麼武漢必然在整個行業中扮演著拓荒人的角色。

1996年,奧美電子在武漢市吳家山臺商投資區成立,外商獨資的公司背景註定了奧美不平凡。1997年,奧美電子與當時暴雪娛樂和雪樂山的母公司維旺迪正式打通了關係,將母巢之戰、星際爭霸、魔獸爭霸2以及暗黑破壞神等中國電競的啟蒙類遊戲作品漢化引入中國。隨後從1999年開始,奧美又開始引入雪樂山的半條命系列作品,並於2001年正式將影響了一代人的FPS遊戲反恐精英帶入國內。

憑藉著這些在當年紅透全國網咖的遊戲作品,奧美迅速成長為當時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遊戲領導企業,幾乎統一了國內即時戰略遊戲的江山,這一公司的出現以及暴雪系遊戲作品的引入最先影響的必然是武漢。

當時的武漢不僅彙集了全國數量最多的大學生,同時當地的電子科技產業也十分發達。廣埠屯電腦大世界就坐落在武漢大學資訊學部南門,這座電腦硬體大賣場的標語十分氣派:北有中關村,南有廣埠屯。在那個星際魔獸爛大街的年代,廣埠屯電腦大世界便成了當時大學生們經常光顧消費的地方,不僅是因為那裡能夠幫助學生們配備合適的遊戲裝備,更在於廣埠屯網咖一條街的存在。

如果說奧美對暴雪系作品的引進為武漢發展電子遊戲產業甚至是電競產業提供了天時,那麼完備豐富的電子行業和網咖娛樂行業便為武漢提供了地利。擁有了天時地利條件之後,人和條件對於擁有全國最龐大學生群體的武漢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2

87年出生的孫力偉在星際紅遍全國時還是十幾歲的少年,但是在00年代左右他已經成為廣埠屯網咖一條街的熟面孔了,這不僅是因為他經常混跡於那裡的各間網咖,另一個原因在於年幼的他已經在遊戲方面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一些來自旁邊武漢大學的學長們甚至都無法在星際爭霸中擊敗他。

2001年,14歲的孫力偉已經在星際圈子中小有名氣,他也正式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轉折點。那一年,孫力偉被第一屆WCG星際爭霸2V2世界冠軍馬天元帶到了北京參加一場電競活動,之後便有了被福斯所熟知的14歲天才少年力克加拿大星際第一人grrrr的傳說。

孫力偉開始在遊戲人群當中變得家喻戶曉。2002年至2003年,奧美接連引入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與冰封王座。不甘為人後的孫力偉馬上放棄了繼續征戰星際,轉入了War3,想要在一個潛力無限的新作品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第一個神話。

那個年代,孫力偉開始以xiaOt這個ID征戰職業賽場,最初,國內的war3比賽幾乎成了他與魔術楊、CQ2000的三方對決,這也成為一段流傳許久的“遠古”佳話。當時間進行到2005年下半年,當魔術楊與CQ2000逐漸淡出江湖,還不滿20歲的xiaOt又開始了與Sky、Suho的正面交鋒。

這些開天闢地的電競比賽為當時的遊戲愛好者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不管是在武漢、湖北還是國內其他城市,大量的年輕人開始嚮往電子競技,他們的心目中都埋下了一顆關於電競夢想的種子。

3

2009年,22歲的xiaOt與馬天元聯手建立了VA俱樂部,主攻星際、魔獸、反恐精英、DOTA等當時的熱門電競專案。其中DOTA專案便有一位未來的TI世界冠軍得主--430。在這個俱樂部中,孫力偉與馬天元並不是以單純的參賽為目的,他們想要在尚處於混沌狀態的行業當中找到能夠賴以為生的方式,於是,兩人首次在俱樂部運營當中嘗試了類似傳統健身房的商業模式。短時間內,俱樂部確實實現了收支平衡,但是好景不長,教練+會員的運營模式並不是真正適合電競發展的出路,不久之後俱樂部難以為繼,兩人分道揚鑣了。

在此之後,沒有了歸屬的孫力偉選擇了北上尋找新的機會,在北京,他遇到了同樣在尋求出路的三針,兩人一拍即合,IG戰隊的前身CCM正式誕生。之後的劇情許多玩家粉絲都很熟悉,曾經呆在VA戰隊的430來到CCM,當時隊伍中還有Zhou、DDC、Xiao8、Sansheng等知名DOTA職業選手。很快,群英薈萃的CCM在國內各個DOTA賽事當中嶄露頭角。不過在當時,微薄的賽事獎金並不足以支撐整個俱樂部的運營,沒有資本的支援,孫力偉與三針的嘗試即將再次以失敗告終。

而就在此時,一位影響整個行業的金主到來了。萬達集團的公子王思聰建立了普思資本之後,帶著一筆天文數字來到了電競行業當中。在此之後,王思聰不僅迅速收購了CCM,迅速拉攏各路大神組建起了名為IG的銀河戰艦,同時xiaOt也跟隨王思聰轉戰IG,擔任了IG戰隊的第一任經理。

4

在xiaOt以及各路初代電競選手摸索電競行業的發展道路時,在發展電競行業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武漢開始被大型賽事關注。2007年5月1日,覆蓋全球70多個城市的國際性電競賽事WSVG正式落地武漢,幫助武漢第一次在全球範圍內遞出了電競名片。

同年,武漢再度先發制人,國內第一個線下綜合性電競設施光谷電競廣場正式投入運作。這一舉措在國內甚至國際範圍內幾乎領先了10年有餘。對於電競行業來說,武漢的舉動無疑是大膽、瘋狂並且極具開創性的。

不過現實是,當這些“遠古”時期的職業選手們努力為同齡人以及青少年們構築電競夢想之時,他們所從事的行業仍然被社會普遍認為是“電子海洛因”,而大力發展電競產業、培養出諸多優秀職業選手的武漢也曾被傳統社會視為傳播遊戲毒癮的“疫區”,被許多家長視為眼中釘。

5

10年代以前的電競行業,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所有的從業方都舉步維艱,手握大量熱門IP的奧美電子因為經營不善倒閉破產,大量俱樂部因缺少資本支援而消失,誕生於武漢、曾被遊戲玩家視為第一遊戲電競門戶的超級玩家也最終走向隕落,就連WSVG也在2007年之後突然銷聲匿跡。

缺少了頂級賽事支援的武漢曾因為行業的不成熟以及社會對電競的壓力而短暫消沉。也許人們以為,武漢的電競會被各種壓力擊倒,幸好,經過了拓荒之後的電子競技終於開始了飛速發展,這個行業並沒有忘記武漢曾經為它負重前行。

從2015年開始,德瑪西亞杯連續兩屆賽事落地武漢;2016年,武漢光谷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青年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那次賽事吸引超過5萬名選手參賽,超過50萬人關注;2017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主辦的“中國青年電子競技大賽”(CYEC)正式宣佈永久落戶武漢光谷;同年,武漢成為英雄聯盟S7全球總決賽的舉辦地之一,承辦小組賽賽程;2019年,CGL中國電子遊戲超級聯賽落地武漢;2019年,第五屆京東杯電競大賽落地武漢;2019年,KPL秋季賽總決賽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辦,現場觀眾逾1萬5千人...

不甘心寄人籬下的孫力偉離開IG兩年之後,於2014年手握戰旗TV投資以及自己的全部家當孤注一擲,創立了eStar俱樂部。2019年8月22日,eStarPro電競俱樂部正式落戶武漢江城,幾個月之後,PDD正式與eStarPro牽手,成功獲得LPL聯賽席位。孫力偉以俱樂部創始人兼星競文化董事長這一新身份歸來武漢,他表示:“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我們可以代表武漢、代表武漢的俱樂部在全國、全世界征戰,希望可以為家鄉奪得更多的榮譽”。

6

在賽事、俱樂部資源重回武漢之時,這座城市早已做好了迎接他們的準備:2014年,武漢鬥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與電競同氣連枝的直播行業龍頭開始為武漢的電競產業發展添磚加瓦;2017年光谷職業學院也成為湖北省首個將電子競技納入正式專業的高校;2017年底,大神電競在武漢設立內容孵化基地,從電競解說、賽事策劃、遊戲研發、主播經紀等領域為行業培養人才;光谷電競產業聯盟成立;A股企業盛天網路、夢競科技等電競從業方落地,產業叢集為武漢形成了十分完善的電競產業鏈條。

這些年間,湖北省與武漢為國內電競行業輸送了大量優秀職業選手,2018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奪冠隊伍IG中有3名選手來自湖北;草莓,UZI,廠長等許多成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均來自湖北;430、Mu、拒絕者等知名DOTA2職業選手均來自湖北;躋身微博之夜榜單前十的4位電競人中,有3位來自湖北。

武漢陪中國電競走過了最艱難、最受非議的拓荒時期,而現在武漢在遭受病毒侵襲時,中國電競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反哺湖北,反哺武漢這位“拓荒人”。

仔細想想,十幾年前大肆摸索發展遊戲電競產業的武漢,確實也曾受“電子海洛因”的影響而變成“疫區”,不過重要的是,十幾年前的武漢是獨自面對負重前行,而現在,他的背後有整個電子競技行業,有整個社會。

武漢,我們欠你一個“中國電競之都”稱號。

最新評論
  • 年營收30億,智明星通投資的這家SLG廠商贏麻了
  • CSGO:成績不佳,AGO戰隊將狙擊手mhL下放替補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