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接著分享我的江蘇淮安行,我可是被精彩的中秋晚會吸引過來的。漣水機場,讓我近2000公里的路程不再遙遠。

​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家鄉,是偉人故里,還是久負盛名的運河之都、名人輩出的文脈之地、聞名遐邇的美食之鄉。這不,遠在哈爾濱的我幾個小時,就站在了淮安河下古鎮的牌坊處。

​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的河下古鎮,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古鎮因運河而興,在最鼎盛的明清時期,富商豪宅甲第連雲,堪與揚州相媲美,自古有“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嘴上頭”之美譽。

​古街牆壁上有美食推介,河下古鎮還被譽為“淮揚名菜第一鎮”,因當地富人多,食客多,廚師們發明了各種菜餚以滿足富人的要求,其中最為著名的茶饊、蟹黃湯包、文樓漲蛋、長魚席等淮揚名菜與傳統小吃已名揚海內外。

​話說今天在古鎮裡想找家小店嚐嚐最有名氣的蟹黃湯包。這家徐氏小吃的牌匾上,可是赫然寫著“百年老店”,這嶄新的“城管牌匾”,讓這家老字號遜色不少。

​小店很小,兩口子忙著包著湯包,大娘客串著服務員的角色。老闆娘遞上了名片,熱心地推薦說,天氣再涼爽一些,她家的蟹黃湯包可以快遞到我的城市,一天就可以到達,這個真可以嘗試一下。

​小店還有個徐氏祖傳蟹黃湯包的簡介,蟹黃湯包始於清道光年間,其餡心全部由湯製成,為名副其實的湯包。湯餡選料嚴謹,工藝獨特,包大皮薄而不破,口張湯滿而不溢,用湯制餡,肥厚鮮美,爽滑不膩,別具一格。

​提起“蟹黃湯包”,詩人王辛笛當年踏上別離數年的故士,品嚐著家鄉的“蟹簧湯包”時,詩興大發,口占七絕《蟹黃湯包》:“凍肉凝脂拌蟹黃,薄皮敞開一勺湯。蒸籠抓取防傷手,齒舌從容著意嘗。”本來想和正在包湯包的老闆攀談幾句,奈何老闆惜字如金,我倒是心生好感,老闆專注的樣子,還真有點工匠精神的感覺。

​點了一個蟹黃湯包嚐嚐鮮兒,還要吃點啥呢?老闆給了個建議,來碗陽春麵吧,5元一碗。面很快就上桌了。煮好一碗陽春麵,是個技術活。煮麵的師傅總能把麵條煮到生和熟的恰到好處,碗裡調料有醬油、鹽、味精、香菜(本地叫“鹽碎”)、胡椒粉,豬油,不能少一樣。

​蟹黃湯包要先包現蒸,等了近20分鐘,沒關係,現在的人都不著急了,手裡有手機,在哪裡都安之若素。蟹黃湯包吃的時候放薑末、香菜、香醋,味道更佳。吃蟹黃湯包需要一支吸管,慢慢地吸取湯汁,鮮味很足。我對湯做餡料很好奇,向老闆求證,老闆有點戒備心,只是說,餡料裡除了蟹黃和蟹肉外,還有熬製了很久的雞湯,裡面的膠質冷卻後就是現在盆中餡料的樣子了。

​在古鎮裡,吃蟹黃湯包好有個好地方,那就是文樓酒店。就在古鎮的古街上,文樓的門臉不大,裡面卻別有洞天。蟹黃湯包,也是文樓的一道拿手菜。

​古鎮裡,還有幾家經營蟹黃湯包的小店。現在的河下古鎮是少有的沒有過度商業化的古鎮,那份低調和淳樸,難能可貴。

來河下古鎮,別忘了嚐嚐蟹黃湯包,感受一下那份鮮美。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雞肉蘑菇醬的家常做法,配上饅頭或米飯,越吃越好吃,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