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安徽特產—渦陽幹扣面,是渦陽的一種獨具風味的麵食,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麵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攪伴以後即可。幹扣面成為渦陽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有過往商賈來渦必吃幹扣面、“不吃幹扣面枉來老子故里”之說。

特產文化:渦陽河北有一個村子叫“甘園”,甘園有個村民叫甘賀之。老甘雖已五十出頭,但心存凌雲之志,一心想為家為國幹些事兒。政策允許,他準備在渦陽縣城開一家招待所;老甘文化水平不高,但卻有敢想敢幹的精神。房子、內部設施準備好以後,他就想立刻投人運營,於是當天就準備把招待所的牌子掛上。老甘也不請人,自已憑著小時候的“功底”,把招待所仨字寫在了黑板上,然後把黑板掛在了大門的左側,一邊盤算著當晚的事。誰知老甘寫錯了字,把招待所的“招”字寫成了“扣”字,自己不知。別人看見了讀出聲來,說,老甘,你要辦扣待所嗎?老甘一邊說錯了錯了,心裡卻很難為情,裝作會寫的樣子,待那人走後,心想,這招待旅客的事大概要出力吧,於是又在口字下面加了一個力字,變成了拐待所。老甘辦拐待所的事很快在渦陽縣城裡傳開了。最後傳到了老甘這兒,老甘十分懊惱,再加上服務業生意難做,老甘一氣之下,招待所不辦了。可老甘又不甘心,不能就這樣灰溜溜地回村去,那樣豈不讓鄉親們取笑?經過再三合計,老甘決定承傳祖上留下的製作麵條的工藝開一家麵館。

可縣城的麵館已有幾十家,打出的牌子有什麼葷湯麵、肉絲麵、幹素面、清湯麵、麻辣面、牛肉麵、羊肉面、刀削麵、手擀麵、豆雜麵等等等等,老甘嫌這些面的名字都太俗,太平常,老甘決定給自己的面起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而且這名字裡面,要體現我老甘在哪兒跌倒的還要在哪兒爬起來的思想。聯想到麵條的煮調工藝,老甘給自己的面起了一個名字,叫“甘扣面”。甘扣面問世後,由於麵條工藝獨特,調料配方獨到,名字別緻,很快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麵條生意十分紅火,老甘很快賺了。可哪知好景不長,割資本主義尾巴風一刮,老甘麵館也被“割”掉了。老甘只好回家重操那修理地球的舊業。

文革一過就是十年。改革開放以後,老甘已經年過七十,麵條生意不可能再去做,可老甘的甘扣麵人們都還記得,有人從老甘那兒打聽到了甘扣面的工藝和調料祕方,改甘為幹。在城裡又幹起了幹扣面的生意。誰知這幹扣面,象勾魂之面,吃過一次再難忘記,於扣面生意又一次在老子故里的縣城裡火了起來。經過老闆們的20多年的不斷摸索嘗試創新,幹扣面越來越受到顧客的歡迎,渦陽人吃幹扣面的癮也越來越大。許多人不但中午吃麵,早、晚都要吃麵,尤如蘭州人愛吃蘭州拉麵,新疆人愛吃羊肉串一樣,一天不吃便覺少了點什麼。

特產製作:目前的渦陽幹扣面,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麵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攪伴以後即可食用,其特點是香辣誘口,筋道擋餓。如果和五香狗肉等食品搭配而食,就更覺味道厚重。吃完麵再喝上一碗清香爽口的豆芽純湯,更覺美不勝收,過口不忘。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崔氏皇后豬蹄絕密技術,好配方雙手奉上,就看你識不識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