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漳州市小吃協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日前在福建省漳州市召開。會議選舉漳州市美食文化協會會長、原漳州市小吃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祕書長、福建省牛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麗暉為第二屆漳州市小吃協會理事會會長。

漳州市物產豐富,自古就有吃小吃的傳統。林麗暉介紹,漳州市傳統小吃文化歷經千年傳承,種類繁多,手抓面、貓仔粥、海蠣煎、燒肉粽、麻餈……數量達200多種,曾獲“福建名小吃”“中華名小吃”等多項榮譽稱號,其中,一部分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滷麵製作技藝已申報為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式各樣的漳州小吃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品嚐,感受地域美食文化。

美味的漳州小吃不僅彰顯出漳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還是當地的一項重要產業,激活了當地經濟。目前,僅漳州市市區就有餐飲小吃店9000多家,從業人員4.5萬人,每月營業額達4.05億元。

漳州蓬勃發展的小吃產業也引起各級領導的關注。在福建省委常委會上,福建省省長唐登傑明確提出“小吃也能做成大文章”,指出始終把漳州小吃當作一項重要產業來抓。漳州市委市政府對此十分重視,不斷推動小吃產業積極向前發展,從政策上大力扶持小吃行業,併成立了漳州市小吃協會。幾年來,協會積極發揮作用,為小吃商戶提供優質服務,並制定漳州小吃發展規劃。為鞏固提升小吃品質,擴大品牌影響力,漳州市小吃協會將小吃與旅遊相結合,為漳州經濟的快速發展貢獻了一分力量。協會近年來發展迅速,現有會員企業231家。在協會的助推下,漳州市6家餐飲企業獲得“2017年福建餐飲連鎖百強”稱號。在相關部門指導下,協會編著出版《漳州小吃》《漳州小吃手繪指南》《薌城文史資料——漳州古城傳統小吃》等書籍,拍攝《鄉味》系列紀錄片,組織漳州小吃文化節等各類小吃展示展銷活動。

一系列的小吃評選活動、小吃美食節,以及出版漳州小吃手繪地圖、漳州小吃書籍等多種方式,樹立了漳州小吃品牌。同時,通過組織相關企業走出去,參加多種形式的展示和文化交流活動,擴大品牌知名度,提升漳州小吃市場影響力,為漳州小吃文化的傳承和小吃經濟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為了持續激發消費潛力,繁榮夜間經濟,漳州市小吃協會著手打造“夜市+旅遊+美食”的小吃運營模式,打造“漳州夜市一條街”,將夜市整體風格進行特色化設計,並與漳州市周邊各大旅遊景點串聯,形成漳州小吃旅遊一條線,讓遊客跟著小吃遊漳州。現在,漳州小吃正沿著這一思路和線路,推出極具地域性、文化性和福斯化的地方傳統小吃。如何將小吃產業向工業化、產業化轉型也是協會今後努力的方向,讓漳州小吃不僅能吃進肚子裡,還能拿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通過遊客的舌尖得以傳播,發揮小吃的乘數效應,讓漳州小吃創造更大的價值。

隨著時代潮流變遷和社會發展進步,人們的觀念已由“吃得飽”轉變為“吃得文化”“吃得健康”,更加註重環境影響、氛圍營造及文化品位等元素。林麗暉表示,漳州小吃今後將堅持以“標準化、文化化、藝術化、品牌化、產業化”為方向,強化行業自律,助推漳州小吃企業轉型,努力將漳州小吃塑造成旅遊精品體驗專案、城市文化名片之一。

最新評論
  • 這菜好吃到到飆淚!皮Q肉嫩,香掉魂
  • 紅酒都有哪些成分呢?喝紅酒真的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