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首次提出阿里巴巴的“五新”戰略,分別是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4年來,阿里巴巴一直在推進“五新”戰略,隨著新制造平臺“犀牛智造”亮相,阿里完成了“五新”戰略的最後一塊拼圖。

所謂新制造,是從“需求”到“供給”,通過消費洞察“按需生產”,以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柔性化、快速生產,其目標是具備“從5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產品,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的能力。

早在2017年8月,犀牛智造就低調啟動,率先在服裝行業探索“定製服裝批量化生產”,在需求端打通天貓淘寶,為品牌商提供精準銷售預測,在供給端,犀牛工廠可以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逐步跑通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製造模式,幫助商家解決生產供應鏈中的預售預測難、快速反應難、消化庫存難等問題,做到按需生產。

和傳統制造業工廠相比,犀牛工廠的優勢在於用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打通供需兩端,以銷定產,在快速的市場環境變化中,能給到品牌商“該款式下個月能賣到多少件”的銷售預測建議,並通過後期的實際銷售情況動態調整產能,高頻上新,滾動補貨,及時響應流行趨勢,降低風險。

阿里推出的犀牛智造平臺,也將和天貓淘寶體系內的其他業務形成協同,近年來,阿里推出淘寶直播、孵化網紅經濟、推出品牌戰略等都需要從需求到供給的快速反應,對於天貓淘寶體系內的傳統服裝產業、時尚達人/主播/設計師/品牌初創者及家庭作坊式的中小工廠來說,將是一個利好。

新制造戰略由阿里巴巴逍遙子張勇牽頭打造,工商資訊顯示,天貓淘寶Quattroporte蔣凡也是犀牛智造平臺背後的杭州迅犀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現階段,犀牛智造將主要服務天貓淘寶體系內的商家和品牌,而非阿里B2B,暫時沒有向第三方工廠賦能的計劃表。

作者 趙磊

最新評論
  • 1 #

    又開始搶工廠的飯碗了

  • 2 #

    說白了就是收集使用者的隱私資料,消費習慣,訂製生產相關的商品!

  • 3 #

    這是打擊品牌商各地線下渠道的損招,哪個品牌商用,哪個就是自毀武功。

  • 4 #

    犧牲大量中小企業,成就一個阿里

  • 5 #

    同質化物品的年代,這些生產商只為大資料服務,消費人群相當於被困在了動物園,很多人認為沒了活力,成本又高,所以很多人跑了

  • 6 #

    阿里把消費這一塊的大資料整合成資訊,給到工廠了

  • 7 #

    幹得漂亮。中小工廠製造不創新變革被大企業利用新技術給顛覆了。逼迫中小企業創新改革。推動整個人類社會進步起到不可厚非的作用。

  • 8 #

    搞得所有人都圍著馬老闆吃飯

  • 9 #

    分化會更加嚴重,中小商家會滅亡一批,然後會誕生其中的巨頭!

  • 10 #

    內迴圈 阿里做了先頭兵

  • 11 #

    說白了還是客戶隱私,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iPhone12缺席釋出會 傳阿里洽談對智聯招聘投資數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