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以資本為終極驅動力的發展模式開始變得難以為繼,在這樣一個資本寒冬裡,上市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個較為直接且有效的渠道。

如果尋找最近一段時間的上市熱點,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和以京東數科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公司無疑是它們的代表。

對於衍生於阿里、京東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的獨角獸公司來講,螞蟻金服、京東數科的上市其實是必然的,並沒有必要太過意外。

很多人的關注點在於螞蟻金服與京東數科的估值,但卻忽略了兩者之間的不同,最終讓所謂的觀察變成了淺藏輒止的解析。

相對於外界對於資本層面的簡單解析,我更加想要去探討金融科技與數字科技的未來與意義。

因為所謂的估值,僅僅只是暫時的,在資本市場上,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未來以及可以持續帶來的新鮮故事遠比短暫的繁榮更加激動人心。

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已被證明是一個偽命題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金融科技領域,即使是衍生於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獨角獸們也不例外。

雖然通過擁抱金融科技可以躲過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風暴,但是,如果僅僅只是把金融科技看成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終點,甚至是繼續用金融科技的外衣做網際網路金融的事情,所謂的金融科技或許與網際網路金融並無二致。

徹底地去金融化,徹底地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重塑自身,或許才是後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正確發展道路。

在我看來,徹底的去金融化並不說要與金融絕緣,而是需要與金融更加深度和全面地結合在一起,甚至要更加徹底地改造金融行業本身,讓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甚至找到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和作用。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蛻變。

如果僅僅只是遵循網際網路模式,甚至站在產業網際網路的角度來看待金融本身,所謂的新發展或許和野蠻生長的網際網路金融一樣,僅僅只是一陣風,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所有的發展都將重頭開始。

以更深的角度,更底層的邏輯來看待金融的發展,才是開啟新世代的標誌。

如果困囿於傳統金融本身,甚至以網際網路的邏輯來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發展的高峰,甚至可以獲得資本的加持,但是,等到所謂的風口不再,玩家們還是要尋找新的方向,才能繼續在資本市場上發展。

因此,金融科技決不是一個終點,以傳統金融機構為目標物件的發展模式同樣是難以為繼的,這依然是流量主導的發展模式,以更加本質,更加深度的角度來看待金融的新未來,才是關鍵所在。

這其實涉及到的是一個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究竟是向何處去的問題。

當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紅利不再,以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出現,雖然這些新技術的確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發展視角,甚至破解那些網際網路技術無法破解的痛點和難題,但是,這些新技術並不能夠獨立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像網際網路經濟那樣深度、全面地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拋開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的外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以數字和資料為代表的全新時代的來臨。

當數字消弭了這些新技術之間的壁壘與鴻溝,數字經濟將會成為網際網路經濟的接棒者,並且開始開啟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新發展。

無論是哪一種新技術,其實,它們都是建立在數字基礎之上的。

通過數字,我們不僅可以打破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壁壘,讓它們有一個統一的表達,而且站在數字的角度來重新定義傳統行業,同樣可以打破原本業已煙囪林立的壁壘,進入到一個可以互通共融的全新時代。

未來的經濟社會必然是一個數字化的社會,數字將會取代傳統要素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資料。

對於金融行業來講,簡單地將金融科技定義成為它的方向,其實依然沒有跳出傳統科技的牽絆,更加難以與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找到銜接點。

僅僅只是以金融科技為主打,或許抓住了開始,但是卻無法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的未來。

站在數字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並探究金融行業的未來發展,才是開啟全新發展征程的關鍵。

首先,以數字的角度來尋找金融行業的新機會,可以將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

提及金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毛細血管” 的功能和作用。當以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成熟,特別是它們與傳統行業影響開始變得深度,發端於這些新技術的產業化改革開始出現。

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同樣與這些新技術產生了深度的聯絡,以此來繼續發揮它的“毛細血管”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一系列的金融新形態開始出現,智慧金融、數字金融、普惠金融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然而,這些新的金融形態僅僅只是存在於不同的場景,不同行業裡,並未真正融合在一起。這時,金融行業其實依然是相互割裂,相互獨立的存在,並未真正融合在一起,它們的功能同樣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找到新的模式和方法打破這種相互孤立,相互割裂的狀態,才是真正將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的關鍵。

以數字化的角度來看待金融行業的新進化,才是確保這一目標可以實現的關鍵。

以數字化的角度來看待金融行業,我們會發現,金融已經不再是金融本身,而是可以與不同行業形態都可以相互轉化的存在。

這個時候,金融的“毛細血管”的功能和作用才能重新得到完美呈現與發揮。

一句話,以數字化的角度來尋找金融行業的新機會,不僅可以找到金融行業本身的新潛能,而且可以有效地促進金融相關產業的融合與發展。

其次,以數字化的角度來尋找金融行業的新機會,可以將新技術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

毋庸置疑的是,以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會取代網際網路技術成為新的發展動能。

下一個十年,將會是這些新技術與傳統行業以及互聯行業深度融合的十年。

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無論是哪一種新技術,它們都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料來不斷補充和供給,才能確保這些技術的創新性。

如何給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料,並且可以保證這些資料的“新鮮感”,才能讓這些新技術保持“常青”。

作為一個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存在,金融行業其實就扮演了一個獲取最新、最全資料的角色。

通過金融行業與外部行業的深度聯絡,以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新的資料進行填充,確保他們始終都保持旺盛的活力。

除了給新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料能量之外,金融本身與這些新技術的融合同樣可以延伸出新的功能和作用。

對於新技術來講,他們僅僅只是通過與傳統行業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賦能來實現改造的,他們之間的角色是改造和被改造,賦能和被賦能的關係,它們並未與行業深度融合在一起。

藉助金融本身的橋樑和紐帶的作用,新技術與傳統行業之間不再是割裂的,分離的關係,而是開始深度結合在了一起。

一句話,以數字化的角度來尋找金融行業的新機會,不僅可以為新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料“營養”,而且通過自身與行業的密切聯絡,可以讓新技術與傳統行業不再相互割裂,而是開始融為一體。

再次,以數字化的角度來尋找金融行業的新機會,可以將新商業模式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

網際網路金融遭遇困境,其實從另外一個側面已經告訴我們,網際網路式的商業模式已經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這是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和商業模式之所以會出現的關鍵所在。

作為一種有別於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產業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告別平臺模式,通過深度參與到行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來尋找更多的發展新機會。

當平臺模式的紅利不再,深度參與到行業的實際運作過程當中,成為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尋找新的發展機會的關鍵。

告別平臺模式,重新找到它們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角色成為關鍵所在。

可以預見的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的網際網路平臺更多地扮演的是一個賦能和連線的角色。

通過連線,傳統的網際網路巨頭可以繼續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情境下將產業上下游更好地連線在一起,而不僅僅只是網際網路時代簡單意義上的撮合和中介;通過賦能,傳統的網際網路巨頭可以為自身開啟新的盈利空間,重塑自身的角色和定位,讓傳統行業和網際網路行業發生更加深度和全面的改變。

為了實現更好地連線和賦能,網際網路巨頭需要以金融行業的數字化為突破口,從而讓新商業模式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

一方面,金融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可以搭建起產業上下游溝通和連結的橋樑,讓產業上下游的資訊流通更加順暢和有效;另一方面,金融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可以為新技術提供資料營養,讓新技術的賦能更加有效。

一句話,以數字化的角度來尋找金融行業的新機會,不僅可以重塑傳統網際網路巨頭的角色和定位,徹底顛覆網際網路式的發展模式,而且可以讓新的商業模式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

當資本的熱潮開始湧動,很多人關注的焦點聚焦在資本本身,而缺少了對於行業未來的深度探究與思考。

儘管從表面上看,金融科技的興起的確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躲過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將金融的發展局限在傳統的模式、傳統的技術、傳統的思維下,就算是再高的估值都僅僅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站在數字化的角度來思考並探究金融行業的新發展,才能開啟新徵程。

總之,金融科技已是頂峰,而數字科技才是未來。

頂峰已經見頂,未來則無可限量。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進銷存管理軟體在快消品行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