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資產經理、分析師對股票創紀錄的漲幅發表看法。

倖存者們認為永遠無法複製90年代末的樣子。

非常超買的市場將迎來回調。

華爾街的很多人都能講出網路泡沫的故事。他們中沒有多少人在泡沫破滅前三個月創辦了一家價值1.5億美元的科技型資產管理公司。

瑞安-雅各布在1999年12月30歲時創辦雅各布網際網路基金時,曾有過轟動的業績。他經歷了經濟繁榮,然後他又經歷了股災,並且不可思議地讓他的公司活到了今天。

所有這些都讓他和其他人一樣有資格判斷當前的科技漲勢。

"唯一說'是的,這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人是那些淨空頭和煩躁的對衝基金經理,"雅各布在洛杉磯通過電話說。"說它像90年代末--他們根本不知道。"

對於沒有他的經歷的人來說,也許是可以原諒的。

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漲幅已經遠遠超過了網路股的高峰期

納斯達克100指數創下歷史紀錄,而散戶交易卻在蓬勃發展。最貴的股票--大多是科技公司--相對於廉價股來說,在某些方面的溢價是有史以來最陡峭的。特斯拉公司(Tesla Inc.)的交易價格是盈利的800多倍,而一家電動卡車同行,上個季度通過為其創始人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只賺了3.6萬美元,估值卻高達160億美元。

正如雅各布所說,這可能不是網路泡沫。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它根本就沒有泡沫。

Scott Barbee在1998年創辦了與Jacob相反的基金。Barbee是一個價值投資者,這個群體在警告市場現狀時可以說是最有可能引用網路泡沫的。

"你對某些腎上腺素型股票的估值非常高,而這些股票的基本面看起來肯定是有問題的,"Barbee說,他是弗吉尼亞州麥克萊恩市Aegis金融公司的Quattroporte兼創始人。

熊市最大的擔心是,這種顯著的股票反彈發生在一場大流行期間,而這場流行病已經刺激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人們一致認為,這種病毒助長了大型科技公司的優勢,Barbee並不反對--畢竟他的母親也是網上購物的新皈依者之一。他擔心的是,這種增長的大部分已經被Facebook Inc.、亞馬遜公司和蘋果公司等定價。

增長型股票的交易溢價幅度是自網際網路時代以來最大的。

對Paul Quinsee來說,要理解這樣的公司為何能價值2萬億美元--蘋果公司本週突破了這一數字--的關鍵在於它們的利潤。

這位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全球股票主管自1992年起就在該公司工作,他回憶說,在網際網路時代,投資者押注於希望的收益,這與當前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今天,至少對大公司來說,長期利潤已經到來,"紐約的昆斯說。"如果出現類似的驚人跌幅,我會感到驚訝。但市場的領導地位可能會發生變化。"

規模很重要

2020年的市場與二十年前大不相同。

美國國內的股票數量從1998年的高峰期幾乎減少了一半,降至現在的3700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由消失的微型股推動的。在截至1998年的9年時間裡,共有3614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而截至2019年同期只有2093家。

公開亮相的數量已經遠遠低於網路時代的水平

在網路泡沫的高峰期,一家公司上市的中位年齡是5歲。根據佛羅里達大學傑伊-裡特(Jay Ritter)彙編的資料,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這一年齡是其兩倍。

這表明,在網際網路時代內爆的那種新生的科技公司現在往往會在私人公司呆更長時間,而那些上市的公司通常更加成熟。

"風險投資公司可以在裡面呆得更久,而且不必與公眾分享曲線最陡峭部分的任何增長,"Lise Buyer說,他現在為科技公司的IPO提供建議,但在網際網路繁榮時期,他曾在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分析過這些公司。"這是否也意味著公司更加穩定?答案一般是肯定的。"

隨著現代相當於網路公司的公司學會了保持私有化,市場上的成長股開始顯得非常不同。羅素3000成長指數目前的淨負債與收益比僅略高於1.在1999年底時,該指數約為2.3。

而那時,債務是一個更大的負擔。大約在公司發現自己匆匆忙忙地從名字中去掉 "網路公司 "的時候,美聯儲正在提高利率。現在,借貸成本幾乎為零,而且看起來很可能會保持一段時間。

便宜的資金通常有利於科技股,因為它迫使投資者通過追逐長期增長來尋求回報。

不羨慕分析師

更便宜的債務和更少的債務,健康的利潤,以及基於病毒的業務促進。但在2020年,科技股並非一切都不同。

當傳統的估值模型不一定適用時,預測公司的前景在網路泡沫期間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今天仍然如此。如果說給研究實力等無形資產定價變得更加關鍵,因為企業在難以量化的投資上揮霍的金額越來越大。

"所有這些有趣的新公司,但你又該如何給它們估值呢?" 買爾說。她回憶說,她曾因為對泡沫中的股票不夠熱情而收到仇恨郵件,然後在一切都崩潰的時候,又因為她的高瞻遠矚的預測而被起訴。

"我不羨慕賣方分析師,"她說。

就連目前管理著約1億美元資金的雅各布也擔心,許多大盤科技股已經跑輸了。他已經將更多的基金轉向中小盤股。

近年來,它的波動比較溫和,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雅各布不禁覺得自己的工作變得有些枯燥了。

"作為當今環境下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這有點令人沮喪,"他說。"你不會複製上世紀90年代末發生的事情,那基本上是網際網路的曙光。"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螞蟻上市在即、彭蕾退出、張勇不再擔任董事,春華等資本入局